聽完許攸的回複,袁紹疑惑地看著許攸。
“子遠,這是你的主意嗎?”
許攸坦然說道:“是。”
“為何?”袁紹眉頭皺得更緊。“你也覺得我愛幼子,待顯思太薄?”
許攸搖搖頭。“主公,正因為我不讚同此說,才希望你安排顯思去幽州,以解眾人之疑。”
“哦?”
“當年漢高祖征戰數年,平諸侯,敗項籍,乃有天下,何等英雄。嗣子卻長於婦人之手,不識兵戈,大漢險些易姓為呂。如今又逢大爭之世,主公尚且親冒矢石,顯思身為長子,豈能安坐鄴城?”
袁紹眼神閃爍,沉吟不語。
許攸接著說道:“主公遣顯思主政青州,用心良苦,奈何青州荒殘,恐怕會有左遷之議。幽州則不然。幽州雖貧,錢糧不能自給,不得不依賴冀州,但幽州有精兵。顯思若能主政幽州,將來爭天下,掌幽州突騎而為前驅,既為主公分憂,又能立功。將來袁氏有天下,誰敢輕視?”
袁紹眼中閃過一絲不快,嘴唇抿得更緊。
許攸深吸一口氣,平複了一下緊張的心情,接著說道:“若顯思不能破公孫瓚,足以證明其不能負天下之重,主公亦可早作準備,彆擇良嗣,以免四皓之爭。”
袁紹眼神微縮。“你當真這麼想?”
“主公麵前,不敢有私。”
袁紹想了想,神色稍緩。“話雖如此,顯思畢竟還是太年輕了。公孫瓚雖敗,卻非易與之輩。如此安排,會不會讓人以為我是故意為難顯思?”
“主公不妨派郭圖為軍師。”
袁紹輕挑,啞然失笑。
他指指許攸。“許子遠,怪不得當初公路要殺你。你真是可惡。”
許攸躬身道:“公路之怒我,正因為我能為主公解憂啊。”
袁紹哈哈大笑。
他想了想,又道:“茲事體大,當與諸君共議。”
“然。”許攸鬆了一口氣。
他知道,袁紹已經答應了,與其他人商量不過是走個過場,以示公正。
——
袁紹召開會議。
審配、逢紀、沮授、田豐等重要謀士悉數到場。
當著眾人的麵,許攸將自己的意見陳述了一遍。
袁紹看著眾人,讓他們各抒己見。
但發表意見的人寥寥無幾,老半天都沒人說話。
袁譚是袁紹長子,已經娶妻生子。他的少年時光都是在洛陽長大的,與許攸、郭圖等人很親近,與審配、沮授等冀州人卻有點疏遠。
冀州人既沒有為他說話的想法,也不打算為了他和許攸等人發生衝突。
既然許攸的理由很充足,那就讓袁譚去幽州試試身手吧。
公孫瓚雖說已經是困獸,卻不是那麼好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