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者,能不能攻克公孫瓚,主動權並不在前線將領,而在錢糧供應是否充足、及時。
不給錢糧,善戰如麹義也隻能铩羽而歸。
沉默了一陣後,袁紹宣布這個決議通過,派袁譚為將,主持對公孫瓚的進攻。為了表示自己沒有廢長之意,他要求主簿耿苞保證大軍的錢糧供應,不得怠慢,貽誤軍事。
耿苞話音剛落,田豐便起身發言。
“主公,公孫瓚不過釜底遊魚,不足掛齒。當務之急,乃是迎駕。”
袁紹的臉色頓時變了。
許攸暗笑。
這田豐真是沒眼頭見識,不知道袁紹現在一提到天子就煩嗎?
與郭圖見麵之後,許攸了解到了更多消息,知道天子對袁紹的態度極其不佳,也沒有妥協的意思。詔書稱袁紹為渤海太守隻是牛刀小試,將來還不知道有多少惡心人的事呢。
迎駕?除非袁紹願意束手就縛,俯頸就戮。
耿苞輕咳了兩聲。“彆駕,天子北上太原了。就算是主公想迎駕,現在也不是時機。”
田豐大聲喝斥道:“天子在河東,還是在太原,於迎駕有何影響?太原難道比長安更遠?”
耿苞麵紅耳赤,不敢再多嘴。
袁紹心中不快,卻不得不強忍著。“元皓,且息雷霆之怒。天子北上太原,想必有事,遣使迎駕,不差這兩三日。元皓如此急迫,莫不是有所擔心?”
田豐拱手再拜。
他是擔心袁紹變卦,但這些話不能說得太明白。
“主公,天子奮力一擊,臨陣斬殺李傕,自董卓亂政以來的頹勢為之一振,正是重整朝政的好機會。主公若能入主朝堂,必能一呼百應。屆時以詔書行於幽州,共討公孫瓚,誰敢不從?若逡巡日久,貽誤時機,而公孫瓚稱臣,天子下詔罷兵,主公難免有進退失據。”
許攸不屑地笑道:“公孫瓚擅殺大臣,朝廷也能容他?縱使朝廷能容,劉和也不能容吧。田元皓,你多慮了。”
田豐怒目而視。“衛固、範先據堡而叛,天子都能容,為何不能容公孫瓚?擅殺大臣之罪,難道比叛亂還重?且天下大亂,州郡互相攻殺者數不勝數,若一一追究,何人無罪?”
許攸揚揚眉,不予爭辯。
這正是他希望的結果。
田豐這句話很犯忌,等於直指袁紹逼死韓馥的事。
田豐越是義正辭嚴,袁紹越不爽。
果然,袁紹的臉色越來越難看。
田豐也覺得剛才上了許攸的當,卻不肯解釋。“主公,殺父之仇為私,天下為公,劉和一人之事,自有劉和自決,主公切不可因小失大。天子改元,又立都安邑,詔書行於天下,即使江東、遼東,也不過數月便能知悉。屆時天下翕然響應,共求太平,主公不取,必為人所製,將何以自處?”
“元皓所言,未免杞人憂天。”許攸再次發聲。“敢問元皓,主公當迎天子於鄴城乎,於南皮乎?”
田豐眉頭緊鎖,抗聲道:“天子年幼,焉知不是有人口含天憲,代天子擬詔,以激怒主公?若主公執政,這等荒唐之事自然無從發生。”
許攸嘿嘿笑了兩聲,接著說道:“就算元皓所言有理,亦是天子甘作傀儡,一如當年靈帝信賴張讓、趙忠。主公既負四世三公之厚,又有天下歸心之仁,何必侍此昏庸之主?”
許攸站了起來,撣撣袍袖。
“若天子以大將軍之位召主公入朝,授以執政之權,主公自然該振衣起身,為天下求太平。如今天子有羞辱之意,無求賢之心,實非明君所當為。君憂臣辱,君辱臣死。主公為人所辱,元皓不以為恥,反勸主公自取其辱,真是不知所謂。”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