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攸,我記住你了。
——
王淩二十五歲,身材高大,容貌英武。
奉士孫瑞之命,王淩率領十名騎兵,隨陳宮、陳容一起趕往冀州。
他對天子的河南之戰也非常好奇,幾次向陳宮打聽。當他發現陳宮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時,態度便有些冷淡,不複之前的熱情。
陳宮有點後悔。
他雖然沒有隨天子出征,卻有很多機會打聽更詳細的消息。呂布父女親臨戰場,張遼、高順更是積累軍功升職,他們都是戰場親曆者,了解很多人無法了解的內幕消息。
但他卻錯過了這樣的機會。
好奇之下,他反問王淩,你們為什麼對河南之戰的細枝末節如此關心?
聽了陳宮的問題,王淩瞅了陳宮一眼,不由自主的笑了一聲,眼中也多了幾分不屑。
怪不得呂布被袁紹打得落花流水。身為呂布的首席謀士,陳宮就這水平?
你以為作戰就是看看地圖,排兵布陣?如果不了解每一個將領的性格、能力,如果不了解對手的底細,所謂的計策就是空談,根本不可能打得贏,更不可能以少勝多。
儘管如此,天子的大捷依然讓人覺得匪夷所思,所以他們都迫切的想了解更多的細節,儘可能複盤當時的戰況,分析得失。
正如對弈之後的複盤能夠增漲棋藝一樣,複盤戰役也能提高戰術水平和指揮能力,尤其是對王淩這種初入行伍的新人,儘可能的了解一場真實的戰役格外重要。
這些都是真實發生的例子,有大量鮮活的細節,而不是史書裡簡略帶過的幾句話。
這是士孫瑞再三強調的事,幾乎刻在了王淩的腦子裡。
王淩略微解釋了幾句,陳宮聽了,若有所思。
陳容也覺得受益匪淺,看向王淩的眼神多了幾分羨慕。
入仕之初,就能在士孫瑞這樣的老臣麾下受教,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機會。
王淩將來的前程不可限量。
他問陳宮道:“天子身邊是否也有像士孫瑞一樣老臣,悉心指導他用兵,所以才能取得如此大捷?”
陳宮愣了片刻,想到了賈詡、荀攸,但他轉念一想,又改變了主意。
“天子聖明,何須他人指導?”
“天子聖明固然不假,可是他畢竟年少,又從來沒有指揮過戰事,總不會生而知之吧?”
不等陳宮回答,王淩說道:“天子的確不是生而知之,但他卻知道應該誰向學習用兵之道。”
“誰?”陳容好奇的問道:“天子身邊有哪位老臣擅長用兵?不會是故太尉楊公吧?”
王淩忍不住哈哈大笑。“天子身邊沒有知兵老臣,卻有老兵,成千上萬的老兵。”
“老兵?”
“正是。”王淩昂然說道:“我親耳聽士孫公說起過,從華陰之戰起,天子便深入軍營,與普通士卒共飲共食,商討戰法。能夠擊敗李傕、郭汜,並非天子生而知之,而是他能將無數普通士卒的作戰經驗總結起來,熔為一爐,自出新意。”
陳容將信將疑。
陳宮若有所思,想起了之前不曾留意的點滴。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