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姍迎著劉協的目光,咧著嘴笑了,露出兩隻小虎牙。“鎮西大將軍率部東行,陛下身邊隻有三五千步騎。雖說這些都是萬裡挑一的勇士,卻也是陛下對我們羌人的信任……”
劉協打斷了何姍。“你們羌人?”
“啊?”何姍不解地看著劉協,長長的睫毛撲閃撲閃。
劉協斟酌了片刻。“你覺得羌人和漢人不一樣嗎?”
何姍結結巴巴,不敢回答。
劉協想了想,伸手將何姍攬入懷中,手在她的背上拍了拍。“你知道漢人常說的炎黃是誰嗎?”
“是兩個聖王,一個是炎帝,一個是黃帝。”
“那你知道炎帝姓什麼?”
何姍茫然的搖搖頭。
“炎帝姓薑。”劉協拉過何姍的手,在她的手心寫了一個篆體的薑字,然後又寫了一個篆體的羌字。“你覺得這兩個字有什麼關係?”
何姍自己比劃了半天,若有所思。“陛下,難道炎帝也是我們羌人的祖先?”
“你說呢?”
“我不知道。”何姍歪著小腦袋,想了好一會兒。“我明天去問問蔡令史,她一定知道。”
劉協鼓勵的點點頭。
他當然可以自己對何姍說一通漢羌同源的道理,但這肯定不如蔡琰來解釋更有說服力。蔡琰不僅是大儒蔡邕的女兒,本人的學識也是得到了很多人認可的,即使是關東大臣也能接受。
他明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說服蔡琰,從文化上建構一套漢羌同源的理論,方便對羌人的教化,儘快將羌人融合到華夏民族中來。
雖然還沒得到肯定的答案,何姍卻很高興,和劉協嘀嘀咕咕地說了半天話。
她和胡休雖是宮裡的美人,但行在的規矩並不嚴,隻可得到皇後伏壽的許可,她們就可帶著幾個女騎士出行。她們有著明顯的羌人外貌,又熟悉羌人的語言、習俗,認識了不少羌人部落領袖的家屬,也見過一些普通羌人,了解的信息比劉協見過的更多,更真實。
劉協在休屠澤大破西部鮮卑,讓羌人既敬又畏。他們趕來見駕,與其說是擁護朝廷,或者謀求商路的利益,不如說是想看看天子是什麼樣的人,會不會對他們也動武,威脅到他們的生存。
畢竟漢人對羌人的態度一向不好。十年前,朝廷還曾出兵征討西羌。
劉協一直覺得自己對羌人的態度很真誠,道理講得很透徹,利益也分配得很公平,對羌人很照顧,羌人頭領們對自己心悅誠服,所以才有去西海看一看的想法。
聽了何姍的解說,他才知道自己還是太樂觀了,那些都是表麵文章。
在短暫的失落之後,他又很快釋然了。
民族融合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如果三五年就能解決,反倒不正常了。
革命尚未成功。或者說,革命的征程剛剛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