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論了這麼久,終於一錘定音了。
“陛下,這事還是從長計議的好。”諸葛亮提醒道:“選址隻是第一步,後麵的工程還有很多。若是得不到其他大臣的支持,將來難免有人陽奉陰違,橫生事端。”
“爭議在所難免,解決爭議便是。”劉協不以為然。他頓了頓,又轉頭看了一眼諸葛亮。“如何選址,是尊夫人的事。如何解決爭議,你要多用點心思,不能畏難。”
黃月英得意的揚揚眉,附和道:“就是,事情還沒做就怕了,可不成。”
諸葛亮無奈地應了一聲。“唯。”
“選址既然定了,相應的事務就可以安排了。需要多少工日,需要多少材料,都要儘可能的考慮周到。此外,首當其衝的是圖紙。講武堂的首期工程不必大,但一定要有特色。”
劉協看著黃月英。“這可是中興以來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工程,你們一家人肩上的擔子可不輕。”
“請陛下放心,我們一定會全力以赴的。”黃月英信心滿滿。
“你們也努力。”劉協又對黃月英身後的籌備組成員說道:“竣工之後,你們的名字都會寫入講武堂的曆史中,刻在碑上。馬都督已經證明了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樣行軍,能不能證明女子也可以和男子一樣做個合格的匠師,就看你們的了。”
“謝陛下。”所有人都有些激動,聲音顫抖,甚至有些尖厲。
劉協揚揚手,示意黃月英等人止步,轉身下了高台。有散騎送來戰馬,劉協翻身上馬,在散騎的簇擁下,輕馳而去。
諸葛亮留在最後,匆匆關照了黃月英幾步,也跟著下去了。
“陛下好氣魄。”一個年輕女子忍不住讚道。
“那當然。”黃月英理所當然地揚了揚手臂。“陛下雖年輕,卻是真正的大丈夫,不僅眼光高明,更有決斷。隻要有他的支持,再難的事也能辦成。阿宓,你現在可以放心了吧?”
甄宓張了張嘴,欲言又止,眼睛卻不由自主地看向了官道上已經隱隱約約的身影,心頭悵然。
——
諸葛亮揚起馬鞭,緩緩加速,追上了劉協。
“陛下,講武堂選在阿房宮舊址,相關的工坊是不是也要在附近選址?如此一來,隻怕幾個學院也要單獨籌建了。”
劉協嗯了一聲。“軍用與民用還是分開比較好,利於保密。”
“分開的確有利於保密,隻是匠師原本就不足,再分開,缺口就更大了。臣聽說,馬鈞本來就不太願意進入太學,請他入講武堂,隻怕更難。”
劉協轉頭看著諸葛亮。“馬鈞不願意入太學?”
諸葛亮苦笑。“陛下大概還不清楚他自己的工坊一年能有多少收入。如今絲帛暢銷,織機供不應求,新的織機還沒出來,已經有無數定金擺在他麵前。太學教習那點俸祿,他根本看不上眼的。”
“這些人眼裡隻有錢。”一向不怎麼發表意見的史阿說道,帶著幾分不忿。
一旁的幾個侍郎笑了起來。
劉協不解。“又怎麼了?”
“史仆射前幾天去訂製長劍,錢沒帶夠,被人拒了。”一個侍郎大聲說道:“那個匠師還說,就史仆射那點錢,彆說長劍,就算是打把菜刀都不夠。”
“誰的手藝這麼好,敢這麼狂?”
“一個西域來的鐵匠,還是個瘸子。據說他手裡有一種天鐵,隻要在鐵裡麵加一點,打造出的刀劍就能削鐵如泥,而且千年不鏽。”
“什麼天鐵,是天竺鐵。”史阿糾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