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綜大喜,連忙從一旁借了紙筆,寫上住址,恭恭敬敬地送給劉協。
劉協接過,收在袖中。
他知道胡綜是誰,也有招攬之心,但這裡卻不是合適的場合。留下地址,回頭再去看看,說不定會有更多收獲。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能和胡綜一起讀書的想必不會是庸人。
正說著,伏完的課告一段落,堂上的人沒怎麼動,堂下的卻大多起身,有的隻是活動身體,有的卻搖頭歎息,準備離場。
看他們那樣子,劉協知道胡綜所言不虛。
想參加考試的人不少,但真覺得自己的機會的人卻不多,不少人還沒參加考試就打了退堂鼓。
劉協與胡綜拱手告彆,徑直往後堂去了。
胡綜看著劉協的背影,眼神變幻。他轉身出了講堂大門,四處一看,便發現了一些與眾不同的騎士,恍然大悟,用力一拍大腿,轉身匆匆去了。
劉協來到後堂,伏完正在喝水,幾個弟子圍在一旁,有的服侍,有的請教,其中還有一個年輕女子。
見劉協走來,年輕女子起身避開,伏完也連忙起身行禮。
與伏完見禮完畢,劉協入座,開門見山的問起了考試的事。
他知道太學入學有門檻,卻不知道這些門檻究竟是什麼,目前還是摸索階段。伏完用考古文的辦法來決定入門的人選,是他自己的想法,還是通用辦法,他需要問個明白。
伏完聽了,坦然說道:“這是臣自己的辦法。”
“為何?”
伏完一聲歎息。“陛下還記得洛陽太學的情形嗎?三萬太學生,真正用心讀書的不足一成,剩下的人忙於交際,讀了幾年書,連最基本的文字都不通。這樣的人入我門下,豈不是浪費朝廷的錢,浪費我的時間?”
劉協點點頭。“僅此而已?”
“陛下以為他們想入我門下,隻是為了學問嗎?”
劉協眨眨眼睛,忍不住笑了一聲。
伏完雖然老實,卻不傻。
伏完雖然官居少傅,與他皇後之父的身份不符。但天子尊重皇後,將來伏氏延續門第的可能性極大。入伏完門下,前程顯然要比師從其他祭酒更光明。
“臣不想成為那些人拾青拖紫的捷徑。想入我門下,就必須是真心向學的,一心想入仕的不如不要。”
劉協覺得伏完很清醒,但辦法卻有些不妥。“可是少傅考他們古文,就算有人真心向學,沒有《說文解字》,怕是也無法通過考試吧?”
“這個就不老臣的責任了。”伏完也有些不滿。“陛下不妨去問問唐夫人,為何一部書要賣到一金這麼貴。貴也就罷了,數量還少,我聽說總共就印了三百部,其中還有近百倍根本不賣,隻是用來送人。”
看著一臉肉疼的伏完,劉協大概明白了其中的原因。
漢代的私學興盛,大儒有弟子上萬的,但真正能接受大儒教誨的畢竟是少數,所以弟子也弟子之間有很大不同。
最簡單的是記名弟子,隻有名義上的師生關係,可能從來沒見過麵,當然也談不上什麼學問傳承。
這一類人,隻是弟子的外圍,不算真正進入師門。
真正入門就學的又有不同等級,比如有入門,有登堂,有入室。穀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