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
楊彪擺擺手。“彆隻是了,就這樣吧。”說完,又拿起了邸報。
鄧泉猶豫半晌,一聲長歎,起身而去。
——
鄧泉引咎自免,劉協一點也不意外,反倒是正中下懷。程式性的挽留後,他就批準了鄧泉的辭呈,隨即要求太尉府推薦新的光祿勳人選。
楊彪隨即上書,推薦轉衛尉馬騰為光祿勳,轉越騎校尉王服為衛尉。
他的理由很充足。馬騰隨征戰有功,擔任衛尉期間勤勉稱職,又有充足的的征戰經驗,擔任光祿勳勳綽綽有餘。
至於王服,由越騎校尉轉為衛尉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以他的功勞和爵位,再擔任越騎校尉已經有些屈才了,理應擔當更重要的職位。
劉協倒沒什麼意見,經過朝會討論,迅速通過了這項決議。
為了表示對老臣的安撫,劉協轉鄧泉為光祿大夫。
光祿大夫是個閒職,最適合安置老臣。且光祿大夫又是光祿勳的屬員,轉鄧泉為光祿勳大夫,可以協助馬騰熟悉情況。
詔書頒布後,楊彪隨即提出,光祿勳麾下的郎官爭鬥不僅是光祿勳的責任,太尉也難辭其咎。他自問沒有掌兵的經驗,不適合擔任太尉,請求自免,並推薦侍中賈詡出任太尉。
此言一出,參加朝會的大臣們都驚呆了。
劉協也愣住了。
他清楚這些老臣有多麼渴望恢複太尉的掌兵權,也清楚老臣們對涼州人的排斥有多麼深入骨髓。讓馬騰出任光祿勳還可以接受,由賈詡出任三公之首的太尉,這是想都不敢想的事。
所以他私下裡和賈詡提過一次,被賈詡拒絕後,就沒有再提。
他打量著楊彪,用心揣摩楊彪此舉背後的用意。
這些老臣的一舉一動都是有用意的,絕不會簡單化。
出人意料的事,鄧泉也出聲支持楊彪,認為賈詡是目前最合適出任太尉的人選。
他還進一步做了說明,眼下關中駐軍成份複雜,統屬不一,理應調整,理順關係,以確保關中的穩定。這樣的重任隻能由賈詡來完成,彆人都沒有足夠的威望和能力。
聽到這兒,劉協有點反應過來了。
這是以退為進啊。
雖說袁紹未滅,天下還沒有真正一統,但袁紹病重,袁譚有意向朝廷稱臣,用武力平定冀州的可能性正在消失,士孫瑞想憑戰功升任太尉的可能性也越來越小。
楊彪自免太尉,並將賈詡推上太尉之位,賈詡不能不投桃報李。
最大的可能,就是調士孫瑞回長安,重建北軍。
轉越騎校尉王服為衛尉,也是為士孫瑞掌握北軍消除障礙。
劉協越想越覺得這些老臣陰險,但他卻無法拒絕。
權衡利弊,由賈詡出任太尉,的確是當前最好的選擇。
論講在即,軍隊不能亂。
------題外話------
鶴舞白沙盟主加更第二十八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