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瑾等了一會兒,諸葛亮出來了,引著他去吃飯。
諸葛瑾迫不及待的問起了諸葛亮的武藝。
諸葛亮想起了自己剛到行在時的情景,不禁微微一笑。“子龍說得對,這個標準其實並不高,尤其是對世家子弟來說。隻要他們肯下功夫,最多一年就能達到要求。”
“你用了多久?”
“我稍微快一點,用了三個月。不過我情況特殊,一是年輕,二是天子身邊很多高手做教習,沒走彎路。”
“都是誰做教習?”
“大劍士王越,溫侯呂布,還有三部督。當時右部督還不是劉和,是閻行,算是涼州一等一的高手。”
諸葛瑾張了張嘴,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
但他由衷地為弟弟感到高興。
能有這樣的高手指導武藝,放眼天下,恐怕也沒幾個人。
進了餐廳,諸葛亮一邊和人打招呼,一邊引著諸葛瑾就坐,然後去取食物。諸葛瑾坐著等候的時候,不少人看了過來,眼中露出羨慕的光芒。
諸葛瑾理解這些人羨慕什麼。
即使他不是諸葛亮的兄長,隻要諸葛亮領著他在眾人麵前露一下臉,將來不知道有多少人想奉承他。
一會兒功夫,諸葛亮取了食物回來。算不是豐富,但有葷有素,色香味俱全,一看就知道不是普通廚師能做得出來的。
“很香啊。”諸葛瑾嘗了一口,滿意地點點頭。
“合口味嗎?”
“合,太合了。”諸葛瑾笑道:“這是我這些年來吃過的最合口味的菜。”
“主事的就是我們琅琊鄉黨。”
“誰啊?”
“燕然都護的側室,開陽卞夫人。”
諸葛瑾很驚訝。開陽和陽都相領,口味的確很相似。但曹操的側室怎麼會成了廚子?
諸葛亮卻沒解釋這個問題,問起了諸葛瑾的來意。
諸葛瑾第一時間說起了關羽的事,他不明白劉備為什麼想請關羽為他練兵。
諸葛亮一聽就笑了。“劉徐州當初能憑一些新招募的士卒守住彭城,用的就是關羽轉授的練兵之法。不過關羽愛惜士卒,能與士卒同甘共苦,這一點很少有人能做到,所以就算學了他的練兵方法,也未必能像他一樣成功。”
諸葛亮喝了一口湯,又道:“徐晃本是天子相中的大將,隻是鎮守可東,未能隨天子巡邊,這幾年也沒能立功。這次隨征冀州,他自然想爭取立功的機會。關羽作為他最為倚重的將領,有些為難也是可以理解的。”
諸葛瑾恍然,也算是解開了一個謎。
當初劉備能守住彭城,的確讓很多人大感意外,但真正了解其中原因的卻不多,劉備也一直沒提過。
“這關羽的練兵之法有何奇異之處?”
“就是我剛才說的,與士卒同甘共苦。其實說起來,這個辦法最初是天子所用,徐公明學了精髓,然後又教給了關羽。”
“與士卒同甘共苦還不容易?”
“說容易也容易,說難也難。其實這個練兵之法的精髓還不是同甘共苦,而是發揮每一個人的能力,讓他們同榮辱、共利害。想做到這一點,可不是同甘共苦就能做是到的。”
諸葛瑾連連點頭,把相關的信息串聯到了一起。
關羽的練兵方法的確很重要,但是更重要的其實還是劉備許諾要給將士們分地。正是有了土地的誘惑,那些將士才會拚命訓練,舍身作戰。
沒有土地激勵士氣,誰的練兵方法都沒用。
天子能收並涼將士之心,靠的正是度田。
“這麼說來,度田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