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張昭雖然沒有強行度田,卻還是達到了和強行度田一樣的效果。
西北方向也傳來了消息,士孫瑞率領擴編後的北軍進入常山,在井陘關大破守軍。
在射聲營的箭陣掩護下,利用行戰車校尉馬鈞製作的登城車,中壘校尉徐晃率領百名重甲步卒,分作十隊,同時發起猛攻,一處取得突破後,立刻大量增兵,不給城頭守軍喘息之機。
城頭的守軍還沒反應過來,城頭的防守就被擊潰,步兵校尉魏傑大讚後生可畏的同時,派出輕步兵登城。
僅僅半天時間,士孫瑞就攻克了井陘關,隨即連取蒲吾、獲鹿數縣,兵臨元氏城下。
在報捷的同時,士孫瑞請求天子派人到常山推行度田。
劉協接到戰報,隨即讓田疇帶著一些人趕往常山,協助士孫瑞度田。
考慮到諸將進軍速度太快,來不及培訓能勝任度田的縣令長,劉協不得不接受了士孫瑞的建議,將願意歸降,並且支持度田的一些縣令長留任,就地推行度田。
與此同時,他要求諸將不要急於推進,在秋收之前完成合圍鄴城即可。
此外,他又傳書司徒府,要求司徒府再選派一些支持朝廷度田的士子或者在職官員趕赴冀州。
沒過幾天,劉協就收到了司徒府的回複。
楊彪推薦司徒掾杜畿出任常山相,全麵負責常山的度田事宜。
楊彪說,杜畿為人精明強悍,政務嫻熟,能獨當一麵。有他一個人在,常山度田就可以搞定。
劉協倒是熟悉杜畿的,也相信杜畿的能力,立刻就批準了。
幾乎就在司徒府的文書到達的同時,河內太守董昭推薦了兩個人來行在,一個是溫縣人,司馬懿的長兄司馬朗,一個是修武人楊俊。
楊俊雖然是邊讓的弟子,但為人精明乾練,有理政之才,能當大任。
司馬懿也上書推薦楊俊。
劉協與楊俊見了一麵後,也覺得此人可用,但多少有些名士習氣,就將他安排在身邊,試守魏郡太守,準備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
看著一連串的人事任命,邢顒目瞪口呆。
在反複思考後,邢顒再次求見。
求見之前,他寫了一篇文章,托劉和呈給劉協,論述了自己這一段時間讀報的心得。
總體來說,他還是反對荀攸那種一刀切的度田方法,認為有失公平。度田雖有利於平民,但也不能傷害守法的富民豪民,所以應該采取張昭那樣的方法,區彆對待。
當然,他對張昭讓人主動自證清白的做法也不讚同,覺得這是陷人以罪。相比之下,他更願意緩緩圖之。
劉協看完邢顒的文章後,接見了他,一番長談,讓他去司徒府,由楊彪安排,儘可能挑選一個合適的縣,讓邢顒一展身手,試試他的緩圖之術。
------題外話------
兢兢業業寂寞哥盟主加更第二十六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