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孫瑞與沮授來到冀州印坊。
收到消息,甄宓不敢怠慢,親自出迎,引著士孫瑞、沮授參觀了印坊,有問必答。
卑湛聞訊也趕了過來,殷勤地為士孫瑞、沮授介紹坊裡的情況,還特地拿出他編著的教材,請他們指教。
看著忙碌的工匠,聞著墨香,看著一張張紙從工匠們手中滑過,就印上了清晰的文字,又在工匠們手中載切、裝訂,變成一本本書,士孫瑞二人目瞪口呆。
他們這是第一次親眼目睹印坊的印製流程。
原來書是這樣印出來的,這可比抄寫方便多了。
難道書可以這麼便宜,連普通百姓都買得起。
“書這麼便宜,印坊還能賺錢嗎?”士孫瑞忍不住問道。
甄宓抿嘴而笑。“這些書本來也不為賺錢,就是保個本而已。賺錢要靠那些精裝的文集、詩集,讀書人有錢,為了印製能藏諸名山、傳諸子孫的作品集,不在乎多花幾金。”
“既然不賺錢,還印這麼多?”士孫瑞伸手指了指那些幾乎堆成山的新書。
“我們雖然不賺錢,但是百姓需要。”甄宓隨手拿起一本,翻開一頁,遞到士孫瑞麵前。“士孫公請看,這是安平崔子真《四民月令》的節選部分內容,這一段是關於製醬的。他家的製醬方法甚好,做出來的醬風味甚佳。賣醬的人可以用來改進自己的產品,增加銷量,普通人家也可以自己製一些醬享用。總之,但凡能用上一些,買書的錢就算掙回來了。”
士孫瑞大為驚奇。“原來這就是崔氏製醬的方法啊,我也是第一次聽說。你們是從哪裡找來的稿子?”
“是一個崔氏子弟傳出來的。”甄宓說道:“安平崔氏因與袁紹瓜葛太深,損失不小,族中子弟坐吃山空,將家中收藏的典籍、珍寶拿出來變賣,其中有一些被我買來了。”
“是這樣啊。”士孫瑞皺起了眉頭。
他和崔烈是舊日同僚,關係還算不錯,嘗過崔氏私製的醬,一直念念不忘。現在聽到崔氏子弟靠變賣家產度日,自然想幫一把。
甄宓見狀,立刻猜到了士孫瑞與崔氏的交情,笑道:“士孫公知道崔州平其人麼?他是崔太尉的次子,如今在長安農學堂就職。他改進了崔氏製醬,如今已經是醬中上品。正好我們坊中剛買了一些,待會兒請士孫公嘗一嘗。”
士孫瑞正有此意,立刻答應了。
沮授看在眼裡,不禁暗自稱奇。
他知道士孫瑞隻想來印坊看一看,本沒有在印坊吃飯的打算。可是甄宓機靈過人,順勢幾句話,就勾起了士孫瑞的饞蟲,痛痛快快地留下用餐。
士孫瑞將來可是要做太尉的人,不知道多少人想和士孫瑞套近乎而不可得,甄宓卻信手拈來,輕鬆搞定。
正如當初她搞定馬鈞一樣。
——
士孫瑞在印坊參觀之後,吃了一頓工作餐。
甄宓沒有特意準備,士孫瑞卻吃得非常滿意。當他得知坊裡的工匠、技師們的夥食大多如此時,他更是不吝讚賞之詞,比吃了山珍海味還開心。
席間氣氛輕鬆,士孫瑞隨口問起了甄宓對當前形勢的看法。
甄宓很謙虛,直言自己天天在印坊裡,隻知道眼前這點瑣碎細務,不敢對大局發表看法。
在士孫瑞的再三要求下,甄宓思索片刻,說道:“不出意外的話,開疆拓邊將是大勢所趨。鄴城裡的人流放海外,看似懲罰,其實也是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