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某種程度來說,諸葛亮雖然來得晚,起點卻比楊修還要高一些。
他算是天子親手調教出來的第一人。
如果說將來有人會與楊修爭司徒之位,諸葛亮無疑是威脅最大的那一個。
楊彪隨即派員核查具體事務。
結果同樣堪稱完美。
不僅各種政績經得住查證,諸葛亮的人品也得到了交口稱讚。他不僅為人儉樸,而且平易待人。哪怕是販夫走卒,他也能和他們說得投機,認真的聽取他們的意見。
與此同時,他又聰明得不像人,任何人想在他麵前打馬虎眼,或者弄虛作假,都不可能得逞。
楊彪越發驚奇。
他在諸葛亮的身上看到了天子的影子。
經過一番徹底的核查後,楊彪認可了諸葛亮的政績,來到天子麵前,彙報調查結果。
聽完楊彪的彙報,劉協很平靜。
對諸葛亮的能力,他還是信得過的。即使隻是牛刀小試,諸葛亮一樣能做得非常出色。
不論是個人能力還是思維模式,諸葛亮都和其他人不在一個維度,具有碾壓的優勢。
他的對手不多,隻有寥寥數人。
但他對諸葛亮的優異成績並不滿意,至少不像楊彪那麼滿意。
楊彪告退之後,劉協讓人叫來了諸葛亮。
“楊公對邯鄲的成績很滿意。”
諸葛亮淡淡地說道:“楊公有長者之風,獎掖後進,不遺餘力。”
“但是我不滿意。”
諸葛亮一驚,下意識地抬頭看了劉協一眼,拱手施禮。“請陛下指正。”
“你在邯鄲的這段時間,還像以前一樣練習武藝嗎?如果現在再讓你參加散騎的考核,能通過嗎?”
諸葛亮麵色一僵,隨即有些慚愧地說道:“臣慚愧,這段時間的確有些懶散,未能堅持習武。”
“身體是基礎,不能有絲毫大意。這是我多次強調的事,你才離開行在多久,就拋諸腦後。時間久了,你還能記得什麼?”
“唯,臣一定改正。明日起,不,今日起,臣就恢複習武的安排。”
劉協神色稍緩。“見過你夫人了?”
“見過了。”
“一年沒見,辛苦你們了。冀州已經安定,不會有什麼戰事,她也沒必要跟著我東奔西走了。我準備讓她在邯鄲待一段時間,助你一臂之力。”
諸葛亮又驚又喜。“謝陛下,臣也正有此意。”
“你還有什麼想法,一並說來。”
“唯。”諸葛亮立刻取出一份地圖,鋪開劉協麵前。“陛下,邯鄲地處交通要道,四通八達,是以能為河北名市。但人口漸增,商貨漸廣,以前的道路、橋梁,甚至是車輛都不敷使用。臣打算在邯鄲重修一個大市,並在附近建幾座橋梁,再造一些載重更大的車輛,減輕運輸力量不足的問題……”
諸葛亮指著指圖,一一解說,眼中閃著自信的光芒。
劉協靜靜地聽著,嘴上沒說什麼,心裡卻是竊喜不己。
提前近十年讓諸葛亮踏入仕途,從縣令一步步的做起,而且從一開始就灌輸了正確的理念,諸葛亮將比曆史上的他飛得更高,走得更遠。
邯鄲隻是他第一個舞台,他就要唱出一大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