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1BEP5:正義永存(5)
【在我們法國,一個人也許不會為他的出身負責,但總是要為他的選擇負責。】——皮埃爾·勒格朗,2012年。
……
2016年3月,經過半年的準備後,地球聯合軍最高統帥部宣布啟動火星遠征作戰行動——以第30太空控製師為先頭部隊,依此派遣作戰部隊沿著依照最短航線建立的動態補給線前進,目標是徹底消滅盤踞在火星的沃斯帝國。這一次不會再有虛與委蛇的談判和妥協,有的隻會是你死我活的鬥爭。
在這個時間點,第30太空控製師稱得上是地球聯合太空軍最精銳的師級戰鬥單位,其下轄4艘一級太空艦艇和數量不等的多艘二三四級太空艦艇,並配置了大量空戰部隊和陸戰部隊,這是同等級彆的海軍戰鬥單位不曾有的待遇——與其說它隻是太空作戰部隊,不如說是多兵種聯合行動的移動軍區。雖然其規模的龐大對人類曆史上首次太空遠征行動的後勤補給提出了嚴峻的挑戰,處在興奮之中的第30太空控製師將士們並不認為這算得上什麼難題。最高統帥部已經為遠征行動籌備了半年,些許意外並不會改變沃斯帝國被地球聯合軍的正義製裁所摧毀的結局。
“……目前還沒有在補給線沿線的中轉站附近發現敵軍的影子。”出征前夕,邁克爾·麥克尼爾仍在絞儘腦汁地尋找敵人的下落,他不相信等同沃斯帝國全部武裝力量的那些從月球基地逃跑的火星軍會這麼荒謬地人間蒸發。蒲甘·明還有那些火星貴族們不會在彈儘糧絕的情況下選擇放棄一切、前去探索無窮無儘的宇宙,他們勢必要返回火星接受補給和必要的維修。“實在讓人不安。建立這條補給線的風險還是太大了,敵人可能會引誘我軍將遠征軍主力投送到火星後切斷補給線再襲擊我軍……”
“最大的風險並不是這個,邁克。”羅根·謝菲爾德同樣對計劃的安全性持保留態度,但他並不怎麼擔心蒲甘·明或是其他人指揮的火星軍宇宙艦隊重創遠征軍。敵人沒有能力將整條補給線摧毀,缺失的模塊會很快引起地球聯合軍的重視,而且後續支援部隊很快就會趕到。除此之外,火星軍恐怕沒有把遠征軍長期拖在火星地麵戰場的能力:即便在戰爭過程中不斷地了提高自身的戰鬥力,火星軍的常規部隊仍然不是地球聯合軍的對手。“我們對敵軍發生的變化一無所知……情報的不對稱有時候是致命的。實際上,我軍在這幾個月裡沒有發生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他們還是有可能的。”
雖然麥克尼爾和他的戰友們都對此次遠征的潛在風險保持著高度警惕,他們並不會就此退縮或猶豫。是他們參與了把戰爭導向如今結果的一係列行動,而他們自然有責任為此收尾。一行人在遠征開始之前就已經返回【米夏利翁號】上服役,隻等最高統帥部發布命令便趕赴火星,接下來等待著他們的將是幾個月的漫長旅途和提心吊膽的警戒工作。
地球聯合軍專門製作了遠征開始的特彆節目,整個地球範圍內所有可以觀看媒體節目的人們都見證了那些太空艦艇從月球出擊的全過程。忙碌在月球基地上的軍人和其他相關領域工作者也參加了儀式,他們目送著遠征軍先頭部隊離開,而後就像往常那樣返回了自己的工作中。對於那些注定將要把更多的歲月花費在月球殘骸上的人們來說,遠征行動的開始不會給他們接下來的人生帶來半點改變。
……但一次慘敗則意味著完全不同的影響。
“依照標準部署每天的執勤人員,保證能在發現險情後立即開始行動並將險情通報友軍就夠了。我們還需要花費幾個月的時間才能到達火星,不能把這期間的絕大部分時間都用來擔驚受怕。”遠征軍出發後,麥克尼爾向手下發布通知稱,主要精力應該用於準備發生在火星的決戰,而不是防備下落不明的火星軍宇宙艦隊。“另外,請各位儘量保證在此期間身體健康,因為我們沒有任何辦法把你們送回地球接受治療,哪怕你們快沒命了也一樣。為了照顧各位的情緒,本艦的醫療中心特彆配備了戰地神職人員進行臨終關懷工作,有興趣的可以事後給他們打個好評。”
講完了冷笑話後,麥克尼爾離開了艦橋,前去艦橋後方的會議室裡開會,並召集了自己的戰友們。他有幾個月的時間用來考慮此次遠征中可能發生的所有類型的戰鬥,有羅根和老格蘭傑協助,一切都逃不過他們的預料。
起初的一個星期左右的時間裡,第30太空控製師的士兵們還保持著原有的熱情。地球聯合軍和沃斯帝國的決戰將要開始,而他們將會一如既往地在戰鬥中扮演重要角色,甚至是在遠征軍主力部隊抵達之前就摧毀那個已經奪走了幾十億地球人性命的魔窟。雖然莫伊謝耶維奇準將認為在地月圈範圍內遭到火星軍宇宙艦隊攻擊的概率基本為零,仍然有許多艦長按照隨時可能進入交戰的狀態給自己的手下發號施令。結果,在興奮期退潮後,意識到此次的行動和以往的太空戰場行動存在根本不同的士兵們陷入了萎靡不振之中。那些從海軍調來太空軍的軍官和士兵們尚且能夠適應,他們承擔起了開導戰友的主要工作。
麥克尼爾在乎的任務卻和其他人都不同,他想要的是以自己的方式贏得這場戰爭。因此,遠征火星的行動需要儘快結束,需要避免主力部隊的乾預,這樣才有可能讓第二次地球火星戰爭最後階段的走向如他所願。
“戰爭結束之後,俄國人和地球聯合軍會把精力放在重建工作上,這是他們之前承諾過的……月球基地或許因其重要性和內部地下遺跡便於調查等特性而得到保存,但未來十幾年內甚至幾十年內應該都不會有針對火星的開發和探險行動了。”想到自己的選擇可能給人類的未來造成的影響,麥克尼爾不可避免地有些猶豫。他希望能夠讓人類兼顧所有需求、在重建家園的同時回歸火星叛亂之前那個銳意進取的太空開拓時代,哪怕那看上去隻是個幻想。“羅根,馬爾科姆大叔,你們說我們要怎麼在戰爭結束後確保俄國佬願意在火星繼續投入資源進行開發?過去超空間門尚未被摧毀時情況仍然會失控,現在地球和火星之間的遙遠路途很可能會成為阻礙他們重新啟動火星開發的主要因素……”
“你又無視我了。”會議室裡還有第四個人,那人是換上了一套地球聯合軍製服的吉爾斯·普萊斯,但他的製服上沒有肩章或袖章,“你們費了那麼大的力氣說服他們允許我跟你們一起行動就是為了把我當空氣?我看這還不如在月球繼續——”
“沒錯,您應該很有經驗。過去大英帝國曾經擁有遍及世界各地的殖民地,為什麼你們英國人就從來不害怕殖民地的總督們造反呢?”既然自覺被忽視的吉爾斯主動請纓,麥克尼爾理所應當地把問題拋給了吉爾斯,“在許多平行世界裡,俄國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任命軍人來管理他們在東歐新獲得的那些名為盟友實為衛星國的傀儡……這些軍人當然是政治上可靠而且可信的,但東歐各國距離俄國還是太近了。”
事實證明麥克尼爾請吉爾斯來介紹經驗是完全錯誤的決定。處於興奮狀態的吉爾斯滔滔不絕地講起了過去英國在世界各地探索未知領域和建立殖民地的光輝時代,並強調那些殖民行為實際上極大程度地改善了當地人的生活、使得許多與世隔絕或遠遠落後於時代的人們得以快速和時代接軌。經過麥克尼爾連續兩次警告後,吉爾斯終於停止了對曆史往事的回憶,並簡要地對麥克尼爾說,這首先取決於俄國人主導下的UN對於開發火星一事的堅決程度。
“堅持要進行殖民的話,有再多的負麵因素也無所謂;反之,如果根本不想去殖民,哪怕有再多的好處也不足以說服當事人。我知道你想說這最終的結果取決於各種會議,可地球現在基本就是俄國佬說了算,你要把會議現場想象成君主的宮廷。”講到這裡,吉爾斯若有所思地說,建立從地月圈通向火星圈的動態補給線或許是地球聯合軍內部那些主張繼續開發火星的軍官所能做的最後一件事了。“火星的生存條件極其惡劣,隻有理想主義者和犯人才會來這裡。三十多年前雷列加利亞皇帝和火星開拓團能成功造反是因為他們控製了超空間門和月球地下遺跡,而如果你的計劃得以實施,日後很長一段時間內將不再有人能夠使用Aldnoah科技……說不定俄國佬會乾脆決定把火星人全都再流放火星吧。”
“聽起來真好笑。”羅根和麥克尼爾相視一笑,兩人都從吉爾斯的說法中感受到了絕妙的荒謬感。
“這一點都不好笑,俄國佬確實把韃靼人給流放回了他們的故鄉……還是你想說由德國人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平行世界裡俄國佬棄惡從善、不這麼乾了?我可不記得。”老格蘭傑歎了一口氣,他想要儘力去理解麥克尼爾的心情,前提是麥克尼爾不會繼續在地位和資源都遠遠無法影響時局的情況下故作高深地再去考慮人類的前途與命運之類的話題,“我有點看不懂你了,麥克尼爾。你一會說不能掉以輕心,一會又開始直接考慮戰爭勝利之後的事。就憑你這種在絕對樂觀主義和絕對悲觀主義之間來回跳躍的做法,八成會有學藝不精的精神病醫生把你當精神病人對待。”
“真拿你沒辦法。”麥克尼爾止住了笑,讓羅根給老格蘭傑展示船員們目前的心理素質綜合測試結果,“馬爾科姆大叔,目前我也想不到什麼更好的辦法讓他們安全地度過奔赴戰場的這幾個月並且在抵達戰場後以最高昂的戰鬥意誌開始戰鬥。或許我們該從過去的海軍之中吸取些經驗,遺憾的是本艦的原海軍人員濃度實在過低。”
麥克尼爾所擔憂的問題,事先已經被納入了遠征軍的考慮之中。最高統帥部因此準備了多份預案,這些方案在遠征行動開始之後幾乎都沒能派上用場。參加了遠征軍的地球聯合軍將士們更加熟悉的是連續不斷的戰鬥或為戰鬥而進行的長期準備,用幾個月的時間奔赴新戰場對他們而言是完全陌生的體驗,而且所需的精神狀態和之前的行動也截然不同。莫伊謝耶維奇準將試圖通過輪換上崗執勤的方式來避免一部分士兵神經衰弱,這種措施在第一個月尚且還有一定效果,等到第二個月就完全不好用了。沒有退路的與世隔絕的生活加劇了士兵們的緊張情緒,縱使是號稱身經百戰的老兵也免不了要胡思亂想。
如果能夠針對每一名士兵的具體狀況給出較為全麵的分析和預判,就可以在心理問題造成更嚴重的影響之前將隱患化解於無形之中——麥克尼爾有點不太讚同這種近乎全麵監控的手段,雖說他最終還是在羅根的勸說下同意了。最大限度地利用艦上環境為戰友們創造安全感的麥克尼爾因此而犧牲了更多的個人時間,他在公務之餘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安撫船員們的特彆任務之中:憑三言兩語能夠解決的麻煩,沒必要拖延到一切無可挽回時再後悔。
士兵們的想法往往是一支軍隊之中最大的謎團。前一秒還被個人仇恨驅使著發誓要將敵人斬儘殺絕的勇士,下一秒就會由於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而失去戰鬥意誌或是變得怠惰、懦弱。老格蘭傑也不怎麼善於處理此類問題,他隻是憑借自己對海外軍事行動善後工作的了解向麥克尼爾提出了一些建議,比如想方設法讓士兵們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成就感。
“……成就感?”麥克尼爾並不太喜歡老格蘭傑的建議,“讓他們認為自己的長官需要依靠自己,可能反而刺激他們的野心。有時候不合時宜的示弱和示好會適得其反,馬爾科姆大叔。”
“不要低估信念的作用,邁克。除了我這樣的特例之外,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有著自己的信念,那種信念會促使他們做出許多不符合利益原則的事來……好吃懶做的家夥會在抵達理想國後突然變得勤快,貪生怕死的官僚會突然被某種狂熱的理想綁架從而在坐上不恰當的位置後變得比最激進的戰爭販子還要強硬……”羅根部分地支持老格蘭傑的想法,並對麥克尼爾說,幸運的是【米夏利翁號】上的大部分船員參加這場戰爭的原因和動機都很純粹——因家破人亡而被動地加入戰爭,並且為了給親朋好友報仇而一定要將戰爭持續下去。“另外,讓他們感覺到自己對你很重要不見得會使得他們以為你變弱了、變得可以他們取代。我這裡有一些俄國佬的宣傳資料,也許對你有用。”
麥克尼爾讓羅根用義眼先把一部分資料展示給他,並且選擇性地忽視了其中包括但不限於漢語、韓語、波蘭語、越南語、德語在內的他國內部參考資料。在反複向羅根確認這麼做不會造成手下產生不必要的競爭意識和野心後,麥克尼爾很快宣布他會在【米夏利翁號】內部取消軍官、士官和士兵之間的差彆待遇,並解釋說這是要做好持久戰準備的必要之舉。由於羅根和老格蘭傑的支持,加上連【火星貴族】出身的吉爾斯也勉強站在麥克尼爾一側,艦上的其他軍官和士官不方便發表什麼反對意見,麥克尼爾的新命令很快得到了執行。
進入2016年4月,遠征軍內部的不安氣氛日漸上升,造訪分布在補給線沿線的補給站變得更加重要。和【外界】的接觸有效地緩解了遠征軍士兵們的緊張情緒,他們需要通過這些補給站得知地球的實際情況並進一步堅信那支下落不明的火星軍宇宙艦隊不會對他們構成威脅。
每次抵達補給站時,莫伊謝耶維奇都會重新和友軍聯絡,同時要求各艦長彙報艦上狀況。【米夏利翁號】的情況出人意料地好,麥克尼爾彙報稱他正在和自己的手下進行頻繁的戰鬥預演,並且已經推演出了十幾種不同情況下的對策。
“得感謝Aldnoah科技還有這場戰爭提高了我們的航天科技水平。第一次地球火星戰爭那時候,想從地球飛到火星最快也得9個月,那樣一來……現在等待著我們的就不是兩三個月而是將近一年了。”莫伊謝耶維奇準將對麥克尼爾不必浪費更多時間處理船員問題予以了高度評價,又不無擔憂地說,現在火星軍宇宙艦隊的去向仍然是個謎團,“沒有在火星附近發現他們的蹤跡……也不來攻擊補給線,難道說他們打算趁機襲擊地球?”
“那就是名副其實的自尋死路了,長官。”麥克尼爾也無從得知敵軍宇宙艦隊的去向,他推測火星軍在這幾個月裡也會想辦法搜集地球聯合軍的情報,雖然地球聯合軍還沒有在地月圈發現可能由火星軍發射到這裡的探測器,敵人手中卻還有Aldnoadnoah科技帶來的優勢在地月圈戰爭的後期確實被極大程度地削弱了,但那主要是因為我方有【塔爾西斯係統】的協助和更多友軍的犧牲換來的緩衝期。在火星戰場上,我軍能投入的部隊有限,而且並無退路,因此更要以最快速度找出敵軍新型裝備的特點來……就怕他們手中還掌握著能夠一次性把遠征軍全殲的Aldnoah裝備。”
“最高統帥部似乎有建議遠征軍分兵出擊的提議,到目前為止都被否決了。”莫伊謝耶維奇準將對麥克尼爾說,若不是考慮到貿然改變航線會大幅度增加艦隊飛行過程中的物資消耗並帶來許多不確定性因素,也許它就會成為命令,“所有人都認為敵人不會無視我們的步步緊逼,與此同時沒人說得清敵人的動向。”
可以確定的是,從月球基地逃離的火星軍宇宙艦隊目前不在火星圈,僅此而已。同樣對敵人的下落一頭霧水的麥克尼爾沒有在補給站得到什麼新的線索,他批準了一部分船員前往補給站上【放風】的請求,然後把剛想提出同樣請求的戰友們召集起來,繼續對著空氣分析敵人可能采取的策略。
這回他們簡直是在和空氣鬥智鬥勇——吉爾斯的辛辣評論沒有讓麥克尼爾放棄原有的想法,他嚴肅地對戰友們說,不能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無法對大局構成什麼影響就完全放棄思考,這畢竟是關乎到這個平行世界人類未來命運的一場決勝之戰。
“其實也並不算對著空氣妄想。”正當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羅根找到了一個新的切入點,“長期以來我們,或者說你,都忽視了李林製定的那些規則中一個重要的隱含條件。他並沒有真的允許我們為所欲為,導致我們產生這種錯覺的理由是拯救人類文明這個命題過於宏大了,而且太空洞,空洞到了哪怕用【殺死某人的全家來喚醒他的戰鬥意識】這樣荒謬的辦法也不會遭到製止的程度。我們可以說自己所做的一切是為了阻止占人類絕大多數的地球人被沃斯帝國滅絕,那蒲甘·明呢?阻止人類文明的最後一片淨土被NOD兄弟會滲透?說得通嗎?伯頓那家夥尚且會在想要逃跑的時候被李林警告。”
羅根剛說完,吉爾斯立即抬起頭左顧右盼,但什麼都沒找到。李林並沒有出麵支持或否定羅根看法的興趣。
“我記得……舒勒曾經推測過我們不會在這些平行世界裡找到一些我們熟悉的老前輩的理由。時間這個概念對於我們而言是線性的,對於李林那家夥則不是。如果我們在未來決定了徹底摧毀沃斯帝國、殺光火星人、阻止人類繼續使用Aldnoah科技——最後一種做法顯然降低了人類文明近期的發展速度和發展上限——那麼蒲甘·明此刻站在沃斯帝國一方的頑抗就可以是合理的。”麥克尼爾自言自語著,他的軀體在過度興奮的作用下開始顫抖,“也許這是逼迫他和我們正麵對決的辦法……好,想辦法用登陸城的【謁見室】給雷列加利亞偽帝留言。內容之中不需要包含任何有效信息,不斷地複讀我們要把他們殺得一個人都不剩即可。”
“負責去登陸城的人是——”
“不是我。”羅根不假思索地答道,“都怪我沒用,接受了那麼長時間的人體實驗卻還是沒獲得Aldnoah科技啟動權。”
“也不是我。”老格蘭傑緊跟著說,想在艦隊飛行過程中找理由混進登陸城是不現實的,“必須是有借口調試Aldnoah裝備的人才能找機會進入登陸城,所以麥克尼爾也不行。彆多想了,吉爾斯爵士。快上吧,這是曆史賦予你的使命。”
被戰友們盯得心裡有些發慌的吉爾斯破罐破摔地答應了麥克尼爾的要求,同時附加了條件:事情敗露後,他一定會供認是麥克尼爾指使他這麼做的。從未聽過這種明目張膽要求的麥克尼爾笑著答應了吉爾斯,並在吉爾斯和老格蘭傑離開會議室後囑咐羅根記得屆時重點監視登陸城內的情況。
T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