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寬進了太極宮之後就直接被人帶到了禦書房。
小太監把人帶到之後就悄悄的出去了,留下李寬一個人看著李世民在那裡批閱奏折。
也不知道是政事太多還是要晾一晾李寬,李世民一直頭也沒抬的在那裡忙碌著。
看到這幅場景,李寬也不出聲了,自個站在那裡,借機好好的打量了一番禦書房。
諾大的書房裡麵,擺放了不少書籍,從一些書的保養狀況來看,似乎還不是樣子貨,李世民應該是真的有看過的。
除了書架上的書,禦書房內的陳設其實很簡單,並沒有外人想象的放滿各種名家字畫,珍貴寶物。
“怎麼,朕不問你話,你就啞巴啦?”
就這麼過了一刻鐘左右,李世民放下了手中的毛筆,臉色不善的看著李寬。
“陛下日理萬機,微臣不敢肆意打擾。”
李寬低著頭,裝出一副乖寶寶的模樣。
這個時候,李世民明顯肚子裡還有氣,不管李寬說什麼都是錯的,倒不如乾脆一點,擺出誠懇的認錯態度。
“知道朕為何讓你一回京就進宮嗎?”
“微臣不敢私自揣摩聖意!”
“你再這樣,朕可就真的生氣了。”李世民覺得一陣氣悶。
“微臣不應該在沒有旨意的情況下,私自出訪他國,請陛下恕罪。”李寬繼續低著頭說道:“不過,此去倭國,微臣發現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事情,關係著大唐的繁榮昌盛,不可小覷。”
“這是私自出訪的問題嗎?出海有多危險你不知道嗎?”
李寬這種輕描淡寫的態度讓李世民一陣不爽。
“說一下你發現了什麼非常重要的事情?”
“陛下不知道有沒有留意到,這兩年長安城越發的繁榮了,東西兩市每天都有無數的開元通寶在流通,但是有的時候,商人們卻是時常感覺銅錢不夠用。”
“銅錢不夠用?什麼意思?”
“是的,這裡麵有兩層意思。一方麵市麵上需要的銅錢很多,但是朝廷鑄造的數量卻是有限;另外一層意思就是銅錢幣值太低了,就好比買一百貫錢東西,如果全部用銅錢支付,那麼一個人根本沒法隨身帶著。”
李寬說的這個問題,李世民還是第一次聽說,但是一時之間也反應不過來這有什麼影響。
“陛下,無農不穩,無商不富。大唐要富強繁榮,商業的發展是必不可少的,但是眼下銅錢的情況已經製約了商業的發展。”
“這和你去倭國有什麼關係?”
“自然是有關係的。在陛下看來,倭國是怎樣一個國家呢?”
“《隋書》裡麵記載:倭國在百濟、新羅東南,水陸三千裡,於大海之中,依山島而居。夷人不知裡數,但記以日,其國境東西五月行,南北三月行,各至於海。其地勢東高西下。”
作為優秀的帝王,李世民對史書的情況了解到的還是非常清楚的。
“然後呢?陛下覺得倭國這個國家有多少人口,富裕還是貧窮?”
不知不覺之中,話題的主導權就到了李寬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