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西山公園後山戲曲飄_左眼見飄心中喜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玄幻魔法 > 左眼見飄心中喜 > 第九章西山公園後山戲曲飄

第九章西山公園後山戲曲飄(1 / 2)

九月的秋雨裹著桂花香,將西山公園的石板路浸得發亮。陳婷婷縮著脖子在售票亭前跺腳,指尖捏著那張皺巴巴的戲曲票——邊角泛黃,印著“西山公園後山涼亭晚七點牡丹亭”,墨跡被雨水暈染得模糊,卻在右下角清晰地印著一朵燙金的牡丹花。

“這票哪來的?”售票員推了推老花鏡,目光在票麵上反複打量,“後山根本不設戲台,涼亭早兩年就封了。”

陳婷婷的思緒瞬間飄回今早。她在公司前台簽收快遞時,牛皮紙袋裡除了合同,就躺著這張戲曲票。沒有寄件人信息,也沒有隻言片語,可當她摸到票麵上凹凸不平的牡丹花紋,指尖竟莫名發燙。

“或許是哪位客戶送的?”同事小李湊過來,“不過這地方還挺浪漫,要不叫你男朋友一起?”

陳婷婷勉強笑了笑。男友周宇半個月前去了外地出差,最近聯係越來越少。她鬼使神差地將票塞進包裡,此刻站在公園門口,心裡湧起一股連自己都不解的執拗——無論如何,她都想看看這張神秘戲票背後的真相。

穿過九曲回廊,雨漸漸停了。後山的石階覆著青苔,兩側的楓樹葉子紅得像要滴出血來。陳婷婷攥著手機電筒,小心翼翼地往上走。越靠近山頂,越能聽見隱隱約約的絲竹聲,像是從很遠的地方飄來,又仿佛就在耳邊。

轉過最後一個彎,一座飛簷翹角的涼亭赫然出現在眼前。朱漆剝落,橫梁上的彩繪早已褪色,可亭中卻燈火通明。八仙桌鋪著紅綢,銅香爐裡青煙嫋嫋,七個身著戲服的人正圍坐演奏。為首的老者白發蒼蒼,手中的京胡拉得抑揚頓挫,其餘人或敲鼓板,或彈月琴,專注得仿佛外界的一切都與他們無關。

“有人嗎?”陳婷婷輕聲問。

琴聲戛然而止。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轉向她,那眼神讓陳婷婷不寒而栗——渾濁的眼珠裡透著股說不出的空洞,像是蒙著層薄霧。

“來聽戲的?”老者開口了,聲音沙啞得像砂紙磨過青磚,“坐。”

陳婷婷遲疑著在石凳上坐下。老者將京胡往肩頭一擱,清了清嗓子,咿咿呀呀地唱起來。唱的是《牡丹亭》裡的“遊園驚夢”,可曲調卻與她聽過的任何版本都不同,哀婉中帶著股說不出的蒼涼,仿佛每一個音符都裹著百年的風霜。

唱到“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時,陳婷婷的眼眶突然紅了。她想起上周整理舊物時,翻到的母親年輕時的照片。照片裡的母親穿著旗袍,眉眼間滿是溫柔,背後的背景正是這座涼亭。母親去世得早,關於她的記憶總是模糊的,可此刻,那些快要消散的片段卻突然清晰起來——母親總愛哼戲,說自己年輕時在西山公園唱過戲,還說後山有個能讓人忘記煩惱的地方。

“姑娘,該走了。”老者的聲音打斷了她的思緒。不知何時,月亮已經爬上樹梢,亭外的樹林在月光下影影綽綽,像是無數雙眼睛在窺視。

陳婷婷慌忙起身,卻發現戲票不見了。她在石凳周圍找了一圈,忽然注意到老者腳下露出一角紅色——正是那張戲曲票!

“我的票……”她剛要伸手去撿,老者卻用京胡杆壓住了票:“想要票?明晚再來。”說完,朝她揮了揮手,示意她離開。

回到家,陳婷婷打開電腦搜索“西山公園後山涼亭”,卻隻找到一條二十年前的新聞:1998年,西山公園發生火災,後山涼亭嚴重受損,自此關閉。可她今晚明明看到了完好無損的涼亭,還有那群唱戲的人!難道是幻覺?可口袋裡殘留的檀香,還有手機裡拍下的模糊照片,都在提醒她,這一切都是真實發生的。

第二天,陳婷婷請了假,早早來到公園。她先去了市檔案館,在泛黃的報紙堆裡翻找關於母親的信息。終於,在1997年的《城西日報》上,她看到了一張照片:年輕的母親穿著戲服,站在西山公園涼亭前,身旁站著那個拉京胡的老者!照片下方的文字說明寫著:“城西戲曲社在西山公園舉辦中秋戲曲晚會,主演陳玉蘭與琴師周德海合影。”

陳玉蘭是母親的名字,可周德海……陳婷婷突然想起,男友周宇的爺爺也叫周德海!難道,昨晚見到的老者就是周宇的爺爺?可周宇從未提過爺爺會拉京胡,更沒說過他與母親認識。

帶著滿心疑惑,陳婷婷再次來到後山。涼亭裡依舊燈火通明,戲班的人還在原位,仿佛從未離開。老者看到她,嘴角微微上揚:“你來了。”

“您認識我母親,對嗎?”陳婷婷鼓起勇氣問,“您是周德海,周宇的爺爺。”

老者的手猛地一抖,京胡發出刺耳的聲響。其他人紛紛轉頭,眼神裡充滿震驚。

“你怎麼知道這些?”老者的聲音發顫。

陳婷婷將報紙照片遞過去:“我在檔案館找到的。我母親當年是戲曲社的主演,您是琴師。可後來涼亭失火,戲曲社解散,我想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老者沉默良久,終於開口講述那段塵封的往事。原來,當年戲曲社在西山公園辦的中秋晚會大獲成功,可有人嫉妒他們的名聲,故意縱火。那場大火不僅燒毀了涼亭,還奪走了陳婷婷母親的生命。周德海因為去取遺忘的琴譜,僥幸逃過一劫,但從此一蹶不振,戲曲社也隨之解散。

“這些年,我們一直在等一個機會。”老者望著亭外的月光,“等一個能讓戲曲社重生的人。你母親臨終前托夢給我,說她的女兒會帶著希望回來。”

陳婷婷渾身發冷:“您是說,我?”

老者點點頭,從懷中掏出一個木盒,裡麵躺著一支鳳頭金步搖,正是母親照片裡戴過的那支:“當年你母親總說,等你長大了,要教你唱《牡丹亭》。可她走得太急……現在,該把這些傳承下去了。”

這時,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從山下傳來。陳婷婷轉頭,看見周宇氣喘籲籲地跑來,臉上滿是焦急:“婷婷,你怎麼在這裡?我爺爺他……”

“小宇,你終於來了。”老者打斷他的話,“當年我對不起你父親,沒保護好戲曲社,也沒照顧好你。但現在,是時候讓一切回到正軌了。”

周宇愣住了,他看著陳婷婷手中的照片,又看看爺爺,突然明白了什麼:“原來,您一直在等的人是婷婷?”

老者沒有回答,隻是將京胡遞給周宇:“當年你父親想學琴,我沒教他,怕他重蹈覆轍。可現在,我想通了。戲曲不能斷,有些事,總得有人去麵對。”

從那天起,陳婷婷開始跟著周德海學戲。後山的涼亭重新熱鬨起來,偶爾有遊客循著琴聲找來,卻發現那裡隻有一座破敗的亭子,空蕩蕩的,仿佛一切都是幻覺。隻有在每個月圓之夜,當悠揚的戲曲聲再次飄起,人們才會恍惚覺得,時光從未流逝,那些關於戲曲、關於愛情、關於傳承的故事,永遠在西山公園的後山上,靜靜地流淌著。

隨著學習的深入,陳婷婷發現了更多秘密。周德海書房的暗格裡,藏著一本戲曲社的舊賬本,上麵詳細記錄著每次演出的收入和支出。其中有一筆特彆的記錄:1997年10月,戲曲社收到一筆匿名捐款,金額巨大,足以讓他們擴建排練場地。可就在這筆錢到賬後的一個月,涼亭失火,戲曲社解散。

“這筆錢……”陳婷婷指著賬本問,“是不是和那場火災有關?”

周德海的臉色變得蒼白:“當年我也懷疑過,可一直找不到證據。捐款人用的是化名,銀行那邊也查不到線索。”

與此同時,周宇在整理爺爺的物品時,發現了一封未寄出的信。信是寫給一個叫“林國棟”的人,內容隻有短短幾句:“國棟兄,當年之事我已有所察覺,望你好自為之。”落款時間是1998年3月,也就是火災發生後的三個月。



最新小说: 神話原生種 萬界競技,開局我選張三豐 無限製神話 感化惡毒繼子?反派後娘她掀桌不乾了 鬥羅之開局簽到祖龍武魂 末日沒來,我成小醜爆火全網! 帝國重器 角名同學,你也不想被排球知道… 八零惡婆婆,不孝子女統統閃開 魏晉不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