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考官王闡繞學宮一周,見徐永生等人都順利邁過入品門檻後,開口言道:
“距離正式的入學試尚有時間,不宜虛度,所以今年學宮會額外提供一些教材,供你們在武道九品階段修行。”
他環顧眾人後微笑:“不過禮儀規章不可輕廢,學宮裡正式的教材和武學不論是誰都不能輕易外傳,故本人提供近年心得隨筆,以供參詳。
當然,不會影響你們正式入學後的修學接續,是否接受在你們自己,畢竟,不是正規教材。”
這裡幾乎都是名門子弟,學宮不至於故意坑他們,不影響正式入學後轉為正式教材繼續修行,看來這份心得隨筆正是基於正式教材編撰衍生而來……徐永生心下了然。
他和其他人一同向王闡行禮:“多謝先生傳授經典。”
王闡示意眾人落座,另有講師隨即分發書冊。
“世間武學,不拘釋道儒武何種路數,皆可概括為三關五相。”
王闡娓娓道來:“三關者,便是你們當前修成的三才閣,道家為三法壇,佛家為三寶塔,純粹成就血氣的武者是修成三骨堂。
我輩讀書人修煉五相,當以仁、義、禮、智、信五常為本。”
五相也可稱五氣,不論哪種修行路數,一堂一閣一壇一塔,都隻修持一氣一相。
九品儒家武者,三才閣都隻得一層,故而五常擇其三,分彆融入天地人三閣修煉。
八品武者的天、地、人三閣將會各有兩層,七品各有三層,以此類推,屆時再繼續於五常中選擇修習即可。
說到這裡,王闡神色鄭重些許:“雖然我輩讀書人理當五常兼收並蓄,不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於擅長處深入鑽研亦屬正道。
但切記,同一境界時五常擇其三分彆入三才閣,莫要一相入兩閣甚至三閣。”
徐永生隨著王闡的講述理解其中差異:
仁,象征中正平和,傳承發展,包羅萬千。
義,象征勇猛精進,銳利生發。
禮,象征規則構建,積蓄總結,改良完善自身。
智,象征智慧洞察,明辨道理,靈動感應。
信,象征堅定穩固,鎮定恒常。
由不入流突破到九品境界時,徐永生感受到自己身體各方麵都有所提升。
某種程度上,可說是大境界之間突破,五相都有所有一定程度的增長。
但在當前九品境界,則需明確五選三。
如何選擇,不僅關係到當前自身變化,還同自己九品階段能掌握哪些武學絕技息息相關。
有道是五經養五常。
《詩》養仁,《書》養義,《禮》養禮,《易》養智,《春秋》養信。
王闡所授隨筆,除日常積累五常五相的修行法門外,還含幾門武學,皆標明了所需對應的五相標準。
於徐永生而言,入品隻是開始。
一般而言,天賦靈性越高者,積累越快。
另一方麵,待未來境界增長,三才閣內仁、禮、智三相積累,尤其仁積累越深厚,則越有助於日常修行。
不過,當前徐永生為自己選擇的第一相,乃是……
義。
原因正在於那以燒融紅銀所得之銀紅血溫養的長刀。
此法可以助九品境界的儒家武者更快積累五常之一的“義”,令三才閣之一快速滿盈。
徐永生成為九品武者後,誦《書》養浩然剛直之氣,持銀紅血所鍍之刀練武,自身儒家浩然氣,隨刀鋒而走,更加靈動的同時,仿佛與自己肉身形成種種玄妙共鳴。
內外交織下,徐永生便即感覺自身三才閣之一,胸前人閣,似也隨之震動少許。
虛幻的人閣中,當前仍然空蕩蕩,卻仿佛多了些說不清道不明的存在。
於是接下來他寧定心神,繼續專心自身修行。
不過,新年和上元節時都沒去湊熱鬨的徐永生,到寒食節來臨時,難得停了修行,帶著鋪裡其他鐵匠一同去掃墓。
祭的是鐵匠鋪的老東主。
相較於其他學藝更早的徒弟,靜靜望著墓碑的徐永生,心中更多感慨。
他是本人肉身莫名其妙從藍星來到這個世界。
對大乾皇朝來說,假稱自己因為災荒家道中落背井離鄉的徐二郎徐永生是個標準黑戶。
得鐵匠鋪老東主收留及幫忙隱瞞,他度過最初艱難時節,之後正逢當朝乾皇寵妃封後,大赦天下浮逃人等,從而獲得上戶口的機會。
徐永生身體底子好的同時心靈手巧,很快在一眾學徒中脫穎而出,並意外救了老東主一命。
老東主無後,最終將鋪子傳給了徐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