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_大漢有活爹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玄幻魔法 > 大漢有活爹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

第一百七十三章 (大章)蒸汽輪船試航(1 / 2)

懷朔,河邊。

一條普通的木帆船,準確的說是一條非常巨大的木帆船上,放置了一個蒸汽機,就放在甲板表麵。

這條木帆船並沒有揚帆,卻在黃河上逆流而行!

現場,歡呼一片!

黃角,一年以前還是個廚子,去年,他是火車蒸汽機的研究人員之一,算是半道出家的研究員。

9

今天,他是研究蒸汽機船的主力人員。

除了黃角之外,還有船舶專家,從沿海來的一個官吏,兒寬。

兒寬,姓兒,這個字也寫作倪,在這個時代倪還讀作兒,和兒是同一個字。準確的說是後麵兒和倪合並了,大部分倪姓都是他的後代。

說起來,這個兒寬的命運,是整個漢帝國目前最倒黴的一個。

曆史上自學五經,搞出過著名行為藝術‘帶經鋤地’,這事兒哪怕到了明清時期都是經常被拿出來談的經典典故。

出名後就師從歐陽生學《尚書》,然後由郡國推選為太學博士。此時孔安國還是太學的博士,所以他又授業於孔安國,精通經學和曆法,善於文辭。

然後通過考試,被劉徹提拔,又被張湯賞識成為曆仕廷尉文學卒史、奏讞掾、京兆尹、侍禦史、中大夫、左內史。元封元年升任禦史大夫,參與泰山封禪。太初元年,聯合司馬遷、公孫卿、壺遂推算和製訂《太初曆》。

曆史上這人是個全能人才,從水利到治學,從民生到律法,就沒他不會的。

就這應該是曆史上非常著名的人才。

但是,在霍海的影響下,兒寬的整個發跡史,斷在了第一環。

他在太學,是孔安國的弟子沒錯,但是孔安國自己都沒被重用,他又怎麼可能被劉徹看中?而且霍海不小心把太學考試實驗,甚至把舉孝廉都搞沒了。

自然也沒有兒寬這個科舉考試誕生之前就通過科舉考試為官的第一人的勵誌故事了。

而現在霍海長安縣少尉這個活兒,擁有了霍海又有他什麼事兒?他未來自然也不可能京兆尹。

沒有管理民生,他自然沒可能在劉徹前表現出任何的治吏天賦,自然不可能位列三公,自然沒可能一路升遷。

不過,兒寬走了另外一條路。

他是魯國人,準確的說是千乘人。

千乘,就是兵聖孫武的故鄉,也就是後世的萊州灣。

在意識到太學的學生很難能直接為官後,兒寬是第一個跑去讀大學的。

現在的所謂大學,就是本身已經學過讀書認字的儒、法、黃老道等人,去學習簡體字和普通話的地方。

兒寬很被他老師看中。

主要是這人故鄉就透著邪性。

人那個地方能出個姓孫的武聖,你怎麼知道他會不會再出一個姓兒的牛人?

再說人姓兒,比姓孫的高一輩,搞不好是武聖孫武的超級加倍版本。

於是,本來就因為行為藝術很出名的兒寬,在大學也成為了學習典範。

你說這人的運氣就是擋不住。

或者說曆史上就該有他這一號人。

在曆史上,他是太學依靠考試選拔人才為官第一人,也就是科舉考試前就通過科舉考試成為官員的第一人。

而現在太學考試沒了,他成了……大學考入朝廷為官第一人!

舉孝廉製度停了之後,劉徹沒有急著把所有政策都定下來,而是做了很多嘗試,各種各樣的嘗試。

自然也包括大學考試。

兒寬這一類的人,可是五經和新學同時精通,這肯定是優質人才啊。

於是去年,劉徹嘗試組織了大學考試,從中選拔了一批人才。

甚至於,大學考試,還因為剛好迎來了文翁趕到長安,所以還是文翁這個江湖老前輩親自主持的考試,成了主考人。

你說這是漢代版科舉也行,說是漢代版國考也行。

反正兒寬名列第一。

名列第一後,劉徹就安排兒寬當官。

這個官,不是彆的官,而是一個新官職,司科,可以理解為朝廷駐研究院特派員,也可以理解為科學院朝廷支部委員。

而兒寬就在研究院工作,實際上就是幫劉徹盯著研究院,幫研究院的人協調解決官方的文件審批問題和其他資源調配問題。

但實際上,目前來說,這些事兒都是霍海的人在安排,都是項緒一個人包了。

自然不可能發生多少矛盾,這個官職在這兒是為了培養研究員們走流程,萬一以後項緒調走了,這個工作就要有強度了。

但目前為止,兒寬至少沒事乾。

於是兒寬也進行研究。

畢竟,他的同學中,有很大一部分都加入了研究院。

原因是,大學沒考上沒成為官員,那就去研究院,去研究院搞研究還有很大可能被劉徹看中成為官員。

他們都是為了官才來搞研究的。

而兒寬已經當官了,卻被他們啟發了來搞研究。

幸好他來搞研究了。

研究院的所有人,對海船是完全摸不著頭腦。

兒寬懂啊!兒寬可是千乘人,這個地方後世叫做東營廣饒縣,是海邊城市!

而且河道本來就通海,恰巧兒寬聰明嘛,什麼都一學就會,所以學過家鄉的製船工藝。

於是兒寬就和研究院本來研究船隻的人一起研究更大的船隻結構。

加上霍海時不時會給他們一點‘靈感’,所以船隻發展的也很快。

兒寬在船隻上的研究,反而蓋過了他的本職工作。

這種情況劉徹是不拒絕的,畢竟大漢多的是這種一專多精的人。

再說了,這不就是技術官僚嘛?

於是兒寬就徹底接手了蒸汽機船的船體研究工作。

今天在岸邊,看到蒸汽機船前進,兒寬心中忍不住抽搐了一下。

此時用的帆船,是一種融合出來的船。

它像是樓船,又像是戰船,又有帆。

主要是,劉徹早就在布局收回南越國了。

所以,劉徹早就命人收集全國各地沿海沿水地區的船隻技術,糅合在了一起。

這種船的樓船模式,有整整三層樓高!從底到頂有小二十米高。

因為長也是二十米,所以寬度也做的很寬。

不過這船的缺陷是底部技術不好,雖然類似於氣密艙結構,但沒有主心骨,隻能犧牲艙體持水量,讓船變扁來獲得穩定性。

於是,整個船體載重隻有十來噸。

而有了船帆後,技術進一步進步,直接取消了樓船的閣樓,而是修改了船艙。

沒有了氣密艙結構,而是加深了船體。

這可不是開倒車,也不是技術退後。

而是因為現如今來說,船隻材料限製擺在這兒,氣密艙結構反而拖後腿,而船吃水變深後,迅速成為了八十噸,甚至極限可以到百噸!

這可是在吃水上六七倍的暴漲啊!

而此時,這個載重八十噸的船,沒有揚帆,沒有纖夫拉拽,沒有船槳劃船,就在滾滾波濤的黃河上逆水而行。

兒寬作為沿海地帶的人,立刻意識到了一件事情。

航運模式,又改變了!

兒寬知道,整個黃河大部分河段根本沒法航運,所以這種恐怖的不需要人力的船,最終還是會用在海洋上。

那……自己的家鄉?!

兒寬的家鄉,在濟水和淄水交界處!

霍海推了推,兒寬回過神來。

霍海:“新船體怎麼樣了?”

霍海說的是鋼鐵船體。

霍海看到木質的帆船改裝蒸汽機船能夠航行後,就知道這套動力係統起碼大差不差沒問題了。

隻要能做出鋼鐵船體,那前往海洋的時機就近了,最多不過兩年。

兒寬這才想起,此時跑的那艘帆船雖然巨大,但是比起自己正在實驗的船,還是算小的。

自己那研究的船,可以拉除了煤炭和蒸汽機之外的純貨物,超過四百噸!

那才是真正的巨無霸!

一旦航行,一艘船,可以拉現在一千多匹馬車才能拉的貨物!

而且速度遠比馬車牛車人力車都快得多!

兒寬想到這裡,忍不住顫抖:“師祖……已經攻克關鍵難關了。”

其實,汽輪的難度,也遠沒有那麼複雜。

一開始,霍海想的是,要從木材料進化為全鐵材料的輪船。

但是後麵跟唐四兒他們提起有關蒸汽船的設想後,反而給鐵匠唐四兒乾蒙了。

唐四兒:“咱們為什麼要做一艘鐵船?”

霍海理所當然:“因為木船做大了之後需要的技術就非常難了,我們短時間很難從工藝上做出巨大的進步,所以隻能在材料上進步。”

霍海當然要這麼想,試想一下,宋代的艨艟巨艦,明代的鄭和寶船,那是普通人能製造出來的嗎?

這裡麵的木工技術,恐怕兩百年都研究不完,積累不完。

如果走全鐵艦路線,兩百年後航母都有了。

但是!

但是,霍海是想錯了。

就拿艨艟巨艦來說,艨艟又叫蒙衝,其實就是猛衝的意思,就是此時此刻漢代的小船,鬥船的意思。

名字就能說明其特點,就是船小,掉頭快,廝殺方便,打起來了就一大票猛衝。

後來的艨艟巨艦叫這個名字,純屬文人外行瞎搞。

而鐵甲艦也一樣。

霍海真以為蒸汽輪船和鐵甲艦三個字是綁定在一起的。

實際上,壓根就不是。

所謂船堅炮利,所謂鐵艦,其實應該叫做鐵骨艦!

是用鋼鐵作為船的骨架,然後用木板船的技術做出船艙然後使用的。

之所以有鐵甲艦,是因為大炮轟木船太痛,用鐵皮做防禦呢!

而純鐵甲蒸汽輪船,已經是非常靠後的事情了。

唐四兒這個鐵匠也是問出了他的疑問:“如果木頭做船,硬度不夠,需要更硬的材料,那咱們把船的骨架做成鋼的不就行了?”

這個問題也給霍海問著了。

隨後霍海開始冥思苦想,終於想起了自己曾經看過另一個短視頻說過一件事情。

就是以前歐洲打仗的時候,用橡木做艦船,甚至做航母,因為時局不穩定,就種植了大量的橡木,結果後麵沒用上橡木,用的是鐵,就導致那片巨大的橡木在後世成了一種景觀了。

如果掉過頭反過來想,豈不是就是說那個時代的艦船依舊在大量使用木板?

是,蒸汽機燃燒室那一塊肯定很容易燃燒,那那一塊包鐵皮,甚至用純鐵架構就行。

其他部分,完全可以用木頭的。

這樣一來,船體大大的降低了重量,而且製造成本大大降低。

彆的東西漢代沒有,木頭,那南方多的是!

隨後霍海開始冥思苦想輪船相關的東西,總算是想起來不少。

比如輪船為什麼叫輪船,輪船一開始可不是螺旋槳,而是明輪,因為船一邊有一個輪子,就跟火車輪子一樣,隻是做成了可以推水的形狀,所以叫做輪船。

想明白這個後,研究員們需要研究的項目又少一個。

這幾乎已經沒什麼難度可言了。

唯二的難度是,其一,怎麼來連接巨大的鋼骨材料提高連接處的強度。

其二,如何從明輪進化為螺旋槳推進。

螺旋槳是怎麼不漏水的視頻,霍海看過!

但……忘了。

這個事兒,就需要唐四兒、黃角、兒寬他們去動腦子了。

反正兩個難點技術霍海都給搞定了,他們要是搞不定接下來的技術,那要他們有什麼用?

那就說明人才不夠,那就應該繼續推廣科學,選拔更多的人才。

聽兒寬說攻克關鍵技術了,霍海就忍不住詢問:“用的什麼方法?”

兒寬:“一開始我們使用的方法是,長螺母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用師祖您提出的螺絲螺母的形態,把鋼料鋼骨做的很長,做成圓的做成螺紋,而其中一頭做一個螺母形狀的內凹,連接的時候,把另一根鋼骨,擰進去。”

霍海探頭。

霍海對材料學不懂,但是霍海知道兩件事情。

第一,螺紋鋼非常堅韌,耐磨耐彎折耐腐蝕什麼都耐。

第二,螺紋鋼唯獨就是不耐擰。

原因是以前看幾個健身博主,流行玩兒臂力棒,就有粉絲惡搞,郵寄螺紋鋼給他們,讓他們掰彎螺紋鋼。

所以他們拍視頻就做接頭挑戰,因為明知道不可能掰彎螺紋鋼,就設置高獎勵,誰掰彎螺紋鋼獎勵錢。

結果……其中一個工地老哥,上來就是啪嗒一下,螺紋鋼倒是沒彎,斷成兩節。

甚至有一次嘗試時,斷成了三節。

總之就是,鋼材這玩意兒,你千萬彆做成長條形去擰它。

否則,就算是越野車前軸,手臂那麼粗的鋼,也會在車輪突然懸空又落地的巨大擰力下,擰斷。

所以,兒寬他們上來就找了個最錯誤答案來嘗試?



最新小说: 劉宋:未滿十二,是關中之主 誆騙公主和親?那後果自負哦 混在民國當警長,軍閥列強都怕我 這個明星不想再卷了 搬空家產,大小姐隨軍糙漢躺贏了 漫威世界的武神 某乃天殺星李鬼是也 諸天從四大名著開始 天寶謎案 探花郎忘恩義?我一頂喜轎改嫁東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