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三繼續:“他們住的是冰穹頂。房子和穹廬是一樣的,但是是冰雪做的。”
群臣更懵逼了,啊,這也行?
葛三:“所以下官推測,他們可能是炎黃之後的時代,北方草原上北逃的人,畢竟他們知道穹廬的結構,但是又就地取材用冰作為房屋的材料。”
還真讓葛三猜對了。
的確是兩千年前過去的,是炎黃之後的幾百年後,是夏朝之前的時代。
大漢北方講究的規矩是,活得下去的活,活不下去的去北方草原。
草原上也一樣,活得下去活,活不下去了要麼去南方搶,賭一把會不會死,要麼去環境更惡劣,但是競爭壓力更小的北方。
這也是丁零人的由來。
所以,實際上北方冰原上的人,是丁零人和匈奴人。
目前他們還說不上是因紐特人。
當然了,因紐特人在前世的名字是愛斯基摩人,是印第安人給他們取得,意思是吃生肉的人。
而這一世終於反過來了。
因紐特人目前還沒有稱自己為真正的人‘因紐特人’而是稱呼自己為‘我們冰雪中的人’所以,葛三也沒有給他們翻譯個名字。
因為草原上的人蔑稱是匈奴,正式稱為草原人,所以就叫他們冰原人。
葛三講述起了冰原人的習慣。
什麼獵殺海豹,什麼生活的環境,有比黑熊大四五倍的白熊,什麼的,聽得莊熊羆一愣一愣的。
熊就是熊,羆就是棕熊,莊熊羆小時候身體不行,他爹給他取這個名字,是希望他虎背熊腰的。
現在一看是草率了。
應該取名莊冰熊啊!
看群臣不信,葛三:“陛下,臣廢了些力氣,和兄弟們一起,獵了幾頭白熊,肉沒法帶回來,但熊掌醃製後帶回來了,還有熊的皮毛給陛下帶回來了。”
葛三一揮手,等在後麵的人,展開了一張北極熊的皮,走了出來。
劉徹的上林苑裡多的是熊,他還不知道棕熊黑熊多大嗎?黑熊真的有白熊的四分之一?抬舉黑熊了吧?!
這恐怕一頭正常的黑熊連這白熊的八分之一的重量都不到吧!
其他大臣也是去過上林苑的,自然知道熊多大,都很驚訝。
是真的,皮都見著了,有什麼好說的。
葛三:“隻可惜沒有鐵籠子,不然抓一頭活的帶回來。”
劉徹:“一頭?要抓抓一家……一家沒法繁衍,抓個兩三家吧。”
霍海撓了撓下巴,彆給北極熊整絕種了就好。
葛三繼續講述起了冰原人的故事。
“冰原人,就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所以,但凡是從筆直的巨大森林植物轉變為苔蘚草原然後冬天會覆蓋冰雪的區域,都是他們的生活環境。”
“他們生活在南方的族人時不時還會南下,帶一些木頭上去,不是為了燒火取暖,而是做珍貴的工具家具。”
“而他們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更北方,完完全全的冰封世界,到了冬天,他們就住在冰屋裡,依靠一盞海豹油燈來取暖。”
“這個海豹,就是嘴臉有點像豹子,但身上和魚更像,有點像比較大的水獺,臣也獵殺了兩頭,但是沒有抓到活的。”
劉徹點頭:“不用,繼續講。”
葛三:“因為北方需要很大的範圍才能養活一家人,所以他們冰原人的人口其實不多。”
“總共差不多五萬左右,但分部範圍是東西數千公裡的範圍。”
大家可以想象得到,在大漢,一個縣的範圍怎麼也生活萬人了,但是在冰原上,這麼大的區域,也就能養活一家人,最多四五個人。
葛三指了指地圖上的沿岸。
“這是我們這片區域北方的海岸線,這裡雖然是海岸線,但是到處都是冰,這裡往這兒有一個比較熱的區域的海洋,可以坐船上去,有幾個島嶼。”
“而這兒往東往西,都是……冰。”
“臣和手底下二十個人,在同一個點,挖了三天三夜,沒挖到低那麼厚的冰。”
“臣在軍中時,跟天象學家落下閎學過一些東西,臣鬥膽判斷,那是一塊巨大的,和大漢差不多大的冰蓋,浮在大海上。”
“那就是北極,而北極點,就在這裡。”
大臣們,懵逼了。
北極點,什麼玩意兒?這又是什麼概念?
此時落下閎起身了,手裡抱著一個大圓燈籠:“以我們觀察天象的知識,我們認為,我們腳下的大地,應該是一個球體。”
“當然,他也有可能是一座山形狀的,但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是圓的,所以我們認為腳下的也是圓的,這就是為什麼科學報稱腳下的大地為地球的原因。”
“我通過派人做實驗,在長安左右,測量太陽一個時辰的移動距離……也就是太陽在平地上落山的時間差……這個問題以後科學報上公布實驗方式,總之就是和漢中,蜀中分彆對比,就算出了地球的弧度,然後算出了地球這個球體的大概周長,應該是四萬公裡。”
“這麼說可能不形象,我簡單一點說。”
“比如,我們認為長安到羅馬直線距離是七千公裡,但長安的正北麵,和羅馬正北麵,畫一條線,是互相交叉的。”
“這個交叉點,就是北極點。”
“而站在北極點上,往任何方向,都是往南。”
“同理南極也一樣。”
“同理,這個地球上也有一個中心線,把地球分成了南北半球。”
“如果把地球切麵看作一個圓,分成三百六十等分,作為三百六十度,代表一個循環,那麼一半,就是一百八。”
“從中心線,到北極點,就是九十度。”
“如果北極點這裡是九十度,南北分割線是零度,那麼,這個北極圈,經過計算,應該大概在七十度左右。”
京兆尹汲黯起身:“我問一下,這個南北分割線,是黃道嗎?”
落下閎擺頭:“黃道和這個線比較接近,而道家說的北極,和咱們地球真正的北極,是不太一樣的,我也不知道怎麼形容這個問題。”
“這個南北分割線可以類似黃道,就叫……赤道吧。”
正為黃,偏一點就是赤了。
落下閎給大家講了一下,繼續講:“也就是說,冰原人,住在大約北緯六十度到七十度之間,而活動範圍,大概是北緯八十度,到北緯四十五度之間。”
“彆看他們隻有五萬人,但是他們任何一個人走過的緯度經度,都有可能遠超大漢任何人。”
霍去病捏著下巴:“懂是聽懂了,但是現在講這個是什麼意思?”
葛三:“是因為,我們在這個地方北上後,因為每個冰原人家庭知道的事情太少了,為了以窺北極真容,下官派遣大量的人,分彆探訪了大批冰原人,得知了一個消息。”
“因為語言不準確,我們帶的學習語言厲害的人翻譯的不一定準確,所以隻能大概得出一個結論,但這個結論經過了多方證實。”
“我們這片大地一直到這個區域,就已經到頭了,而這兒,繼續往東,是另外一片大地。”
霍海出聲:“如果可以證實北方冰原和陸地之間完全都是海洋,那就是說我們所在的區域其實是被海洋包裹的,而不是海洋在陸地之中,所以我們可以稱我們所在,以及新發現的地方為大陸。”
“詩經上把水中的陸地叫做州,指的是小島,那就把超大的大陸認作洲好了,在現在的州字左邊加三點水,表示新字。”
葛三:“那根據統領所說,我們這裡是舊大陸,而這個海峽過去,就是新大陸。”
此話一出,全場震驚。
這話是什麼意思還不明白嗎?
在旁邊,可能有一片和現在的大地一樣大的領土。
是,整個北極圈是冰封著,很冷。
但是,那片大地往南,難道不宜居嗎?
那兒與長安同緯度的區域,有沒有另外一個大漢?
如果沒有,未來會不會誕生一個新大漢?!!!
全場嘩然。
劉徹沉聲:“確定嗎?!”
葛三點頭:“確定,冰原人住在冰原上,他們也會造船,所以活動範圍其實不小,在沒有冰封的夏天,他們可以坐小船來到冰原上,然後往前走不了多遠,再往南走,就能到新大陸。”
“因為他們那邊某些風俗,有一些人是不定居的,會一直到處走,他們對於整個冰原都很熟悉,所以我們才確定冰原人一共有五萬之數。”
“他們也有自己的語言,有自己的記事方法,在他們的記載中,告誡所有族人,不要在任何區域大規模南下。”
“因為一家人南下,還有可能回來,但是大規模南下,一定會引發戰爭。”
霍海:“這很容易理解了。”
“一個地方的人口,本來就隨時都達到了本地區的上限,如果新大陸南方也有人,那冰原人從新大陸南下,就會進入新大陸原住民的區域,就要搶地盤搶生活資源,彆忘了他們是怎麼去的冰原。”
冰原人不就是和丁零人和鬼方北狄人競爭不過,才被趕到冰原上的麼?
他們一開始生活在草原上,被逼的大規模北上,能甘心嗎?
但是很快他們就在冰原上發現了新大陸。
然後肯定是舉族南下。
畢竟兩千年前他們肯定不適應冰冷的北方,而喜歡溫暖的南方。
但是,他們在新大陸,挨到了迎頭痛擊,所以退回了北方,隻能在整個世界的北極圈居住。
葛三:“他們冰原人,把那些人稱之為……鳥毛人。”
“因為這些人,頭上插著鳥毛。”
霍海也是深吸一口氣。
壓根沒想到,葛三這一次上去,蹭著大漢軍威,帶去了這麼龐大的考察隊伍,直接探索到了北美的存在,甚至還得知了印第安人的蹤跡。
連印第安人頭上插鳥毛都知道了。
一向嚴謹的張湯起身:“葛三,你確定這個消息的真實性?你親自見到頭插羽毛的人了嗎?”
葛三點頭:“對,我見到了,不止我們這邊有人北上,鳥毛人也會北上。”
“和我們這邊一樣,如果冰原人舉族南下,就會挨打,但是他們要是隻是一個家庭南下,沒有人會為難他們,相反,大家很喜歡冰原人。”
冰原人從來不惹事,南下到一個地方,也不習慣在森林打獵,最多就是砍幾棵樹就走人。
而他們還有以妻待客的習慣,在行為習慣不同的南方,無論是肅慎還是印第安那邊,誰又會討厭他們。
但是反過來,在肅慎還有印第安那邊,活不下去的人,如果北上,也很容易被冰原人接納。
因為冰原人缺乏基因多樣性,他們祖祖輩輩就讓後輩注意這些問題,能夠獲得任何新鮮血液,都是族群保證延續的關鍵。
所以,在往北活動後,還真就讓葛三遇到了印第安人。
而這個印第安人,就在這一次的南歸小隊中。
葛三:“下官還留了三個人的小隊,讓他們和冰原人一起,去探索新大陸。”
“冰原人很難獲得食物,我們以三年的食物為報酬就可以讓他們為我們賣命,他們很樂意帶我們從北方南下去新大陸,大約明年夏天天氣轉暖後,去的小隊就能回來。”
大家不想聽廢話,隻想看印第安人!
葛三繼續:“還有,為了避免大家不信任我們的考察成果,我們把冰原上各種東西都帶回來一些。”
“其中除了白熊皮,還有海豹油脂,醃海雀,還有冰原人的油燈,還有他們常年穿過的衣服,絕對不可能做假的,還有……對了,雪橇犬!”
“他們也用了一種和霍統領發明的雪橇類似的東西,隻是沒那麼精密,難用一些,也是狗拉的,就是霍統領給取名為哈士奇雪橇犬那種狗,就是他們養殖的,冰原上,每家每戶都有養殖這樣的狗。”
“還有一種,比哈士奇更大,更壯的狗,也帶回來了,活的。”
霍海忍不住了。
阿拉斯加?
這個時代居然有阿拉斯加?
霍海知道,雪橇三傻的薩摩耶是十七世紀的了,而阿拉斯加也是那個時代在俄國出名的,沒想到在更古老的時代,阿拉斯加已經出現了?
其實犬的變種,大多都是突然生出了某種基因強大,特性鮮明的個體,然後直接演化出一個族群,後麵的和它不會有多大的變化了。再有變化,就是另一個族群了。
所以阿拉斯加具體是什麼時候誕生的,霍海還真不知道。
實際上,阿拉斯加應該是最早出現在舊石器時代,也就是因紐特人還沒去北美,當地印第安人就培育出了阿拉斯加,或者是印第安人的狗野化成了阿拉斯加,都有可能。
看來葛三他們是真去了阿拉斯加了,畢竟阿拉斯加犬都給帶回來了。
彆看冰原人可以在冰原上走,但那真可以說是有去無回。
因為他們一旦儲存不夠食物,那就死路一條,怎麼可能同一個家庭東移後又西遷回來?
但阿拉斯加體型巨大,需要的糧食巨多,如果不是有目的的非要帶一條狗回來,那阿拉斯加本身就是糧食,不會有任何一個冰原人家庭有多養一條狗的糧食和船空間。
畢竟他們的船其實是大一點的獨木舟……
在場的群臣,對於今天所聽所聞所見都很詫異。
發現了一個新大陸,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就意味著發現了一個新世界。
發現新世界,既有好處也有壞處。
誰知道對岸是什麼人?萬一人家會仙術會魔法會巫術呢?這誰說得清?
劉徹起身,他已經拿定了主意。
————
晚上七點半書友群,《大漢有活爹》12月月票抽獎活動,直播抽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