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自己應該是另一種毛病。
《精神類疾病》這篇論文上還描述了另外一些疾病,其中有一種叫做心理變態。
很多人都會有各種的欲望,權力欲望,貪欲,各種各樣的欲望。
但如果一種欲望突破了某種限值,開始對這個人做事情產生巨大的負麵影響時,就叫做心理變態。
研究還指出,有些心理變態甚至不需要某種欲望,隻需要原因不需要內動力需求。
劉徹又感覺,自己可能有點心理變態。
但,也不確定,似乎也不像。
其實,劉徹想多了。
他的問題,是其他人類不會遇到的問題。
他現在的矛盾是因為他以人類巔峰的智力長期掌控人類巔峰的權利。
世界上唯獨他一個人可以在不經過研究的情況下,直接接觸社會的本質。
在長期的體驗之中,他感知到的世界和普通人感知到的世界已經非常的不一樣了。
而隨著長期掌控權利,還有一個負麵影響,那就是掌權者越發的認為彆人的智力不夠,處理事情都是錯誤的。
這樣的認知導致他非常想要修改彆人的錯誤。
但是,自己越來越大的年齡,導致他做事有一種緊迫感。
同時,長期掌控權利,給了他一種‘我做事何須跟他人解釋’的想法。
這些條件合在一起,就會導致,他會做出一些常人看不懂且非常激烈同時還無法反抗的決策。
曆史上有不少人被稱作暴君,實際上真正的暴君就廣子一個,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是這個原因。
但,現如今,唯一的變數是,劉徹見到過霍海各種各樣的成功。
劉徹要思考的是,霍海做一件事情的原因是否有更深遠的意義。
說白了在劉徹看來,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隻是執行任務的按鈕,就好像按一下,就啟動蒸汽機而已。
而霍海的行為卻需要思考。
就是因為霍海的存在,劉徹還沒有開始變成隻相信自己的‘認知型暴君’。
而劉徹深深的感受到這一點後,更加憤怒。
因為霍海更早的發現了這個問題,然後跑路了。
倘若對換位置,自己絕不是霍海的對手。
自己因為天生是皇帝,加上絕對的智力,收攬了絕對的權利,處在絕對不敗的位置上,所以才能和霍海做到共同推動這個國家的發展。
倘若換一下位置,自己是個大臣,霍海才是皇帝。
那霍海看自己,應該也像是看蒸汽機按鈕一樣。
最多是一個比較聰明的按鈕,就好像自己看東方朔,看張湯一樣。
發現這一點後,劉徹內心是不服氣的。
劉徹用了十七年才認識到這個事情,在他的前幾十年人生中,他都認為自己是那個被天命製造出來的特殊人物。
現在劉徹認識到,如果有人是被製造出來的特殊人物,一定會影響整個人類曆史,那這個人就是霍海。
更讓劉徹敢到心累的是,劉徹知道是自己錯了。
從頭到尾,霍海沒有做過任何威脅劉家統治的事情,沒有做過任何威脅大漢的事情,全心全意為大漢貢獻。
而且,霍海不具備造反的條件。
目前大漢的軍權看起來都在衛霍手中,實際上是在劉徹手中,因為衛霍指揮軍隊,但劉徹給軍隊發錢。
全大漢,將近一半的資產都在劉徹手中。
如果根據未來的發展空間去計算,算上土地的價格,那麼全大漢八成以上的資產都在劉徹手中。
加上整個科舉製度雖然是霍海的提議,但實際上霍海並沒有參與科舉的建立,整個人事任用權也在劉徹手中。
霍海沒有造反的條件。
綜合這些因素看,劉徹深刻的認識到了一件事情。
自己對於權利的使用愈發的熟練和依賴,導致自己有想法嘗試用權利去做一些錯誤的但隨心的事情了。
而這就是自己錯誤的本質。
霍海在自己誕生這個念頭前,就看穿了自己的本質,一溜煙就跑去成都了。
劉徹又開始計算其他條件。
自己今年五十二歲了,霍海三十四歲。
如果僵持下去,等自己六十歲的時候,霍海也不過四十二歲。
如果霍海不會出現意外,那麼,八年後的霍海,就像是十年前的自己。
劉據?劉徹已經半放棄劉據和霍海比的想法了。
劉據認死理,電車研究一直持續到現在,他終於在長安建立了十條電車線路。
整個長安的百姓都非常感謝他,大家終於不用走路了,很多上班族終於可以坐車去上班了,而且比馬車便宜,比馬車快!
問題是……十條線已經是極限了。
無論劉據怎麼研究,都搞不出新的線路了。
所以,劉據的研究方向已經改了。
劉據想要研究在火車上增加電軌,製造電力火車。
而與此同時,霍海麾下,馬力二十匹,可以拉四個人的標準汽車,已經完成了環繞大漢十三州的路測。
然後開始進行發售前的最後集中生產了。
隻需要一句內燃機汽車曾經環繞大漢旅行過,就沒有人會懷疑內燃機車是否能在自己手裡跑起來了。
在劉徹看來,劉據太固執了。
如果劉據的固執是對的,那還好,問題是他的固執是錯的,他看的距離遠不如霍海。
所以,劉徹認為,劉據已經沒辦法和霍海比較了。
那麼……自己是否應該把權力讓渡給霍海?
由霍海帶領大漢,繼續往前奔騰?
正在劉徹思考的時候,新的情報送了過來。
這一次,不隻是霍海要修建安成線了,最新情報顯示,成都那邊之所以建立電子機械所,是為了研究全新的內燃機火車。
目標是五年內成功,十年內投入實際使用,三十年內大規模代替內燃機火車。
劉徹皺起眉頭。
究竟是為了什麼。
內燃機火車就算比蒸汽機火車先進,但用得著在這麼短時間內完成換代麼?
除非,霍海的換代是有其他的目的。
難道是……石油?
可是,石油分離的燃料代替交通工具上對煤礦的使用,有什麼意義?
煤炭並不會變少,各地城市化導致煤炭使用量越來越大,加上電力網絡這幾年不斷地建設,煤炭需求隻會越來越大。
而根據目前探測出來的煤炭儲量,似乎根本不存在用光這一說。
那為什麼要急著發展石油能源?
劉徹隻能想到一條。
那就是,這是霍海給自己留的退路。
霍海發現了一個產石油的地方,準備往那兒封公,然後再也不回大漢了。
“他對我的忌憚已經到了這種程度了嗎?”
有幾個人能放棄自己的家?更何況是放棄一輩子打拚的偌大產業?
這可是比以往最有錢的商人,都超越千倍萬倍,十萬倍百萬倍的超級產業。
直接準備不要了?
這個不要雖然不是直接丟了,而是分給自己的子嗣,不再親手掌握了。
但,如此忌憚的要走,難不成在他看來,我劉徹就一定要致他於死地不成?!
劉徹很想要驗證這一點。
但是,霍海發現的那個充滿了石油的地方,究竟是哪兒呢?
安息?北美?
劉徹看向了自己寢宮剛掛起來的世界地圖。
地圖上,已經有了完整的北美洲南美洲東海岸的海岸線模樣。
同時也有了非洲的模樣。
為了不打草驚蛇驚動地中海的勢力,劉徹暫時沒有讓人探測歐洲。
但總之,環球地圖已經擺在了劉徹的寢宮。
“你想要哪兒呢?”
隻是,霍海想要去,劉徹就要放行嗎?
劉徹背負著手:“如果朕要把整個地圖都給你,讓你在上麵作畫呢?”
轉頭,劉徹開始思考另一件事情。
司馬相如還能當多久的丞相。
假如司馬相如能活到八十歲,難道自己就不能活到八十歲嗎?
如果司馬相如活到八十歲,那也挺好。
又一個長壽宰相嗎。
張蒼之後,又出個司馬相如,也許世界真的變了,普遍長壽到來了。
原來,仙丹是假的,但是延長壽命是真的。
……
司馬相如娶第二個老婆的時候,老婆十六歲。
如今,司馬相如的老婆,已經三十七了。
司馬相如的兒子,都已經十六歲了。
司馬相如自己,七十五了。
一開始,司馬相如的老婆雷夫人其實不喜歡司馬相如,她有些怨恨自己的父親,為了虛名,非要把自己嫁給一個老頭。
時間久了之後,她打消了這個想法。
司馬相如這家夥的確很會哄女人是其一。
其二在她的想法中,本來人能活四十歲就了不起了,自己都老的快要死了,還嫌棄更老的?
這幾年相夫教子,她也不再抗拒司馬相如了,沒有彆人家那種越老越互相嫌棄,反而越過越合拍了。
看見司馬相如在看信,雷夫人上前給他揉捏肩膀:“誰給你的信啊,看這麼久?”
司馬相如嗬嗬笑:“是霍海寄來的,這老小子,刺激我,說我活不到八十。”
雷夫人:“他巴不得你多活幾年吧?”
司馬相如點了點頭。
當初司馬相如想要生個兒子,娶了第二個老婆,結果卓文君死了,這讓司馬相如極度懷疑人生。
但最終,司馬相如也隻有認了,現在生了三個兒子,倘若真有地府,大不了下去了再認錯好了。
而能給卓家一些幫助,也算是還了當年的情了。
當初新商改發展成都的時候,司馬相如重新聯係卓家,在邛崍做鋼鐵和鹽,這讓本來就把持鹽鐵的卓家從老牌富商開始朝著大資本過渡。
在建立天竺公司的時候,卓家不隻是重注投資,還大量投入在了這條商路上。
如今,卓家和司馬相如見過的人都已經死光了。
現在還是霍海在照看卓家。
司馬相如現在有了想法,讓自己的大兒子回去成都,一方麵可以接受當初商改時卓家分出來給司馬家的股份,第二就是讓自己的兒子跟著霍海學習。
自己再能活,估計也沒幾年好活了,難不成真能活一百?司馬相如很清楚自己的身體,最近幾年也出過一次大病,又被救回來了,但下一次就不好說了。
司馬相如跟雷夫人說起了讓兒子拜師霍海的想法。
雷夫人自然是舍不得他兒子的。
但是現在的大漢,十六歲就成年了,司馬期已經成年了,而司馬期似乎對做官沒興趣。
那麼,去他從沒有回去過的祖地成都,開始經商,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如果司馬期跟著霍海學了一些東西,未來還對仕途有興趣,也來得及。
雷夫人同意了。
……
成都草堂。
看到司馬期的時候,霍海知道時候越來越接近了。
當初新商改開始後的第一批小孩,都已經成年了。
這麼多年過去了,新商改的第一次城市化正在穩步推進中,並且極度成功。
積累了海量的資金和生產力。
現在這嬰兒潮誕生的小孩子們即將長大,大漢的人力將會暴漲幾倍。
大基建時代要來臨了。
最多還有五年,第一批嬰兒就要全部成年並且擁有肩挑背扛的能力了。
關鍵是,這一批孩子,全都是六年製義務教育培訓出來的學生,其中有一成還會獲得更高的學曆。
五年麼。
五年後,無論司馬相如還能不能當這個丞相,都要回去了。
本來儒教滲透安息已經就有五年了,再有五年時間,安息、羅馬那邊都被儒教滲透成渣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