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消停了,但黃河治理已經提上了日程。
最關鍵的。
便是黃河不能一直充當懸河,這會帶來諸多的危險。
其次便是,朝廷百官,想用黃河的水,來保證大運河的水量,這能給南北之間的漕運帶來極大的便利。
而問題便是。
黃河奪淮入海,一旦泛濫,淮河兩岸百姓儘數遭殃。
泛濫一次,遭殃一次。
這基本算是沒跑了。
如何治理黃河,方案一吵便吵了半個月。
秦風每日早朝,聽得頭都大了。
“吵了這麼久,誰都沒搞出太好的方案,有說繼續加固大堤的,有說開渠分流的,也有說該將入海口重回渤海,不要再去東海的。”
兄弟幾人呆在秦王府內,吐槽著這些日子黃河治理的事兒。
所有人都定下了黃河治理。
可究竟怎麼治理,該如何治理,若要討論,怕是都得討論大半年的時間。
“我們兄弟,沒有一個懂水工的,也難以辨清糾結哪個方案更好些。”
秦風聽著三位兄長說著黃河的事兒。
黃河已經成為所有人的心病。
要治,就一定要治理好了!
秦風想了許久,但有點記不清黃河究竟該如何治理,才能安穩幾百年。
“一定要從渤海入海,或者說南北分流,這樣就能儘可能避免淮河再遭災難。”
秦風隻記得。
黃河應當是從渤海入的海。
可朝廷上下,大部分人都要保證大運河的水量,也就是保證漕運。
就連慶皇也是這個意思。
那麼隻能讓黃河分個岔,一部分流入淮河。
一部分北去,流入渤海。
秦棣倒是更有決斷。
“分流是必然的,將黃河水分到各條河水中,這也是最有效的疏通辦法。”
“可問題是,黃河水中泥沙太多,若分流的河道無法做到及時疏理,那麼就很容易堵塞分流的河道,從而不再產生分流的作用。”
黃河治理。
一半天災,一半人禍。
若人為的將黃河堵塞,那麼就很容易造成災難。
秦棣的話,卻讓秦風的腦子裡閃過一道靈光。
“泥沙太多,泥沙太多……”
秦風想了想,最終猛地一拍桌子。
“束水攻沙!”
“對,就是束水攻沙!”
秦風拿起了黃河的河防圖,指著上麵。
“這黃河河道太寬了,沙子不斷沉積在河床上,讓河床變得越來越高,最後成為了這天上懸河。”
“隻要將水流約束起來,流速必然加快,便能將這些泥沙全部帶走,帶到渤海去!”
“若長久下去,沿海的河道口興許都能堆積出新的陸地!”
秦風目光凝重。
大慶的地圖,與秦風印象中的地圖有很大區彆。
最大的區彆。
便是海岸。
有許多地方都缺。
這也讓秦風想起來。
後世的地圖,有許多沿海城市,都是黃河衝擊泥沙入海,形成了新的陸地。
最後才在上麵建立的城市。
這是千百年之功。
而最為關鍵的,便是束水攻沙!
加速黃河的流速,將河床下方的沙子全都衝走,這樣黃河就不那麼容易淤堵。
秦樉跟秦博聽得一臉懵。
唯獨秦棣仔細思索。
“這似乎是個很好的法子,走,進宮去找父皇。”
秦風點了點頭。
“一起去,順便再去瞧瞧母後。”
這些時日,兄弟幾人也去給馬後去了後宮請安了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