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四大超級園區_從手搓火箭開始的星際之路_在線言情 

第210章 四大超級園區(1 / 2)

對於登陸火星的探索行動,章成銘其實很想去的。

但是……

現在的他已經不可能再進行這類具有探險性以及危險性的考察活動了,所以章成銘也隻能坐在屏幕前,看著曾經的隊友洞伍登陸火星發表宣言,然後吐槽隊友選的登陸文案。

而且現在的他,還有一堆研究項目要搞,壓根沒有這麼多時間來進行星際旅行和探險。

彆看去一趟火星用不了一個月,甚至乘坐快速飛船時間還能壓縮一些,但是來回一趟好歹也要個把月的時間。

一個多月……

對於他們來說,已經能做很多事了。

特彆是,過完年後不久,就是垚發出藍星坐標信號兩年了!

前麵說過,這第三年,會是開始逐漸全力加速的一年,大量基礎建設和前期準備都要在今年全部搞定,好為明年開始的暴兵做好全麵鋪墊。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各省、直轄市、自治區各地方都已經建設了一座以上的太空園區,哪怕是平地稀少的黑今省,也從牙縫裡硬是推平幾座石頭山整出了一個大型園區。

至於中原、華北這兩個超級太空園區,彆看這裡大片現成的平原土地,以及周邊城市遍布大大小小的煉鋼廠與下遊相關機械加工企業,沒有比這兩個園區更完美的地方了。

但是這麼肥沃和富饒的土地生活著大量的人口,現在又沒辦法直接說出實情,隻能撥出專款,讓基層政府去按流程征地。

而這兩字一出……就知道這事肯定要費點時間。

所以現在這兩個園區連土地都沒有全部搞定。

不過這不代表著這倆園區就一點動靜都沒有,目前兩個園區正在建設一期的三個核心區,下半年便可少量投產飛船。

目前征地進度沒有完成是整個園區實在太大了,它們每一個麵積甚至比已經是全世界最大的西北園區還要大,它們的產能可以達到西北園區的十倍以上,有如此誇張的產能並不僅僅隻是因為它們占地麵積大,而是更看重這兩個園區周邊那完整的各種工業鏈配套體係。

作為工業生產設計和規劃,這也是一門很有講究的科學。

西北太空園區比鄰大片的荒漠,不僅土地易於平整也不用考慮征地這類麻煩事,按理來說是最合適的位置。

但最終它為何在產能上會直接慘敗給中原和華北兩個園區?

就是因為西北太空園區的地理位置已經遠離了賽裡斯的東部主工業生產區,附近也就一個城市具有一個大型鋼鐵集團的優勢而已,其它大量配套的各種設備、產品都得千裡迢迢的運送到這裡,雖然未來會有大量的太空飛船來加快這樣的大宗物資運輸,比起身邊百裡之內就能找到全部各種零件的另外兩個園區……

西北園區除了征地方便之外就沒有了更多的優勢。

更不用說,西北園區附近隻有一座三線城市和幾座四五線小城,總人口數量也太少……

而看看那兩個園區?

西北園區周邊的人口總量再翻個三五倍,也會被那兩個園區周邊恐怖的人口數量輕鬆的吊起來打上三天三夜!

那可是中原和華北!

自古以來,這兩個地方就從不缺人口!

而人口少就很難撐起一個龐大的太空園區所需要的產業人口!

這個產業人口不是單指園區裡的工人,而是從下遊的鋼廠、金屬管道廠,配套的機械加工廠,化工廠,電池廠,電線電纜廠等等和太空飛船太空戰艦相關的一切產業工人!

哪怕就是給飛船戰艦上生產使用的耐熱光電開關,也是屬於涵蓋在內的下遊產業!

西北太空園輸就輸在它的附近周邊產業不如其它超級園區。

這個輸的還真不冤。

工業建設集群規劃中,通常來說會將相關、相通和相近的產業集群集中在一起,這樣就能更好的發揮出本地配套優勢來降低產品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

例如上世紀90年代末期,賽裡斯的電子產品開始逐漸發展起來,在大胡建的某個市鎮,因為這裡集中著全世界七條彩電顯像管生產線中的五條,以至於這裡的各家工廠都逐漸圍繞著彩電行業在進行工業生產。

因為當時賽裡斯生產的彩電不僅數量龐大而且價錢也十分便宜,打得當時小日子稱霸全球的電視產業節節敗退,國外便好奇的曾經做過相關調查,試圖找到為何如此便宜和產量巨大的原因。

結果他們發現,在這個方圓不到二十公裡的小鎮上,你可以從彩電最核心的顯像管,到彩電塑料外殼,以及裡麵的電路板、各種電子元器件,甚至電視機的開關按鈕等一係列全部零件,都能在這個小鎮的各家工廠中找到對應的生產商。

也就是說,賽裡斯人的產品可以在這個全球最大的彩電生產園區裡,用最快的速度和最便捷的溝通效率,直接從零件到成品全部一站式的解決全部生產方案。

這讓當時還想掙紮一下的小日子顯像管電視廠家直接絕望,原本他們還想把最後一條生產線拉到安南國去最後放手一搏,但看看賽裡斯人的集群效應……

哪怕安南國的工人就是不要工資免費當苦力乾也沒法贏,省得下人工但省不下原料、零件的物流成本。

安南國可沒有賽裡斯那麼恐怖的全方位、全產業生產能力,即便是顯像管這個最貴的部件在安南本地生產,那其它零件呢?還不是要從賽裡斯拉過去嗎……

也正是發現這個絕境之後,小日子乾脆就放棄了顯像管電視產業,開始下大注梭哈等離子電視,但後來又輸給了液晶電視,不過這是另外一個故事。

賽裡斯人是很會學習和規劃發展的民族,他們早都已經清楚集群產業優勢會帶來怎樣的好處。

除了彩電,機床、汽車、家電、手機、電腦、造船等等,各種行業各種產業在各個城市,各個區域都有非常清晰準確的發展規劃,這種玩法屢試不爽。

而一個個產業集群的建立,勢必就需要大量的工人在工廠中去生產、加工這些產品,一來二去,就會形成一個龐大的產業人口群體。

所以按照這個思路,也就不難理解,為何中原、華北兩個超大太空園區的產能會如此凶殘。

這裡可是有著恐怖的產業鏈,和恐怖的產業人口群體。

而南方多省份雖然也有極為恐怖的生產供應鏈製造商,但很可惜因為南方本身就屬於山多平原少的先天硬傷,已經沒有足夠的大片空地再建超大型園區,隻能勉強多建幾個大型園區來增加產量。

可建造飛船確實是一個極為吃地盤占土地的營生,即便南方多省也有著恐怖的供應鏈生產商,但受限於土地上的劣勢,隻能眼睜睜的落後於北邊的這兩個重點園區。

除了地麵上的這些個園區外,在月球上的生產建設基地在經過一年的建設後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產能。

雖然目前產能還不夠多,而且很多零件和設備還需要從藍星上運過去,但萬事開頭難,隨著相關的問題一個個的被攻克,月球上的產能也正在逐漸的慢慢爬坡。

說完前麵已經開始投產的西北超級大型太空園區,以及正在抓緊建設的華北、中原兩大超級園區,在規劃中,還有一個超級大園區也必須要說一下。

在前期規劃中,賽裡斯高層就按照全國各地方的土地實際條件,人口分布情況,以及產業配套分布,規劃出:

西北、中原、華北、東北四個超級園區。

這四個園區,也被戲稱為四大太空野戰軍誕生地。

繼西北超大型太空園區投產之後,東北超大型太空園區,也在今年五月初,完成了第一期建設並投產出第一艘翻轉式貨運大件平板飛船。

平板貨船和其它貨船最大的區彆就在於它有一個又寬又長的大甲板,一看便知它是用來運載那種整件大尺寸的貨物。

出現這樣的船隻也不奇怪,隨著太空城這樣千米尺寸的巨無霸升上天開始在太空中組裝建設空中部分,利用太空中的微重力直接搭建一個個大型部件構建就變得簡單起來。

畢竟沒有重力影響,成千上萬噸的東西隻需要在太空中小心的對準後便可以焊接在一起,同時還可以有現成的真空環境來檢測安裝質量。

但是要想做到這點,就必須要有專門拉這種大型物件的特殊飛船。

目前藍星上在海上拉這種貨的輪船有普通平板式貨船,以及半潛船這兩種。



最新小说: 穿越晚唐:從負債不良人開始 逃荒路上,我的玉佩能囤糧 渣夫假死換妻?資本家嬌女轉身嫁軍少 每日情報,從洗浴中心拯救校花開始! 穿進侯府當後媽後每天都想和離 戲夢春寒 聯姻三年,我成了前夫心中白月光 超武鬥東京 瘋批萬人迷訓狗記 和歌壇天後一起退隱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