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覺得,現在直播行業賺錢,那麼他行我也行。】
【這就是對自己的估計沒有達到真相。】
【因為大家總是覺得自己能行。】
【記住了,如果你看到的是所有人看到的東西,你就等於啥也沒看到。】
【所以我們要看到本質的東西。】
【我們在估計自己的時候,也要真實的去估計。】
【我是否可以克服人性的缺點?】
【我如何克服人性的缺點?】
【我是否才能在投資中賺到錢?】
【保全自己,聽起來很簡單。】
【但是“估計符合真相”這六個字,90%的人就做不到。】
【因為你有情緒。】
【你會覺得,我還挺行的,就是特彆厲害。】
【每個人都覺得自己是特彆的,所以你就很難估計到真相那一步。】
【所以,往往人們估計的都是帶有偏見的真相。】
......
嬴政若有所思。
這個道理還能應用在打仗上。
在戰場上,要正確的估計自己的實力。
如果說他的兵力遠遠小於敵方,那他就不能和地方正麵衝突了。
就隻能敵進我退,走遊擊戰術。
能跑就跑,適時撤退以保存實力。
倘若因盲目自信,忽視人數上的巨大劣勢,錯誤地認為己方士兵皆是精兵且裝備先進,足以彌補這一差距。
貿然與敵方正麵衝突,那麼很大概率會遭受重創。
......
各朝古人此時也明白了這句話的道理。
就好比和彆人吵架一樣。
吵架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會贏,都覺得自己有理。
吵得吹胡子瞪眼,吵得不可開交,吵得大打出手。
而在這個過程中,他們就自然而然地忽略了對方有理的部分,固執地認為自己才是最有道理的。
這樣的後果就是,吵架的結果不儘如人意,自己落於下風嘛。
......
【第三句,武器是戰爭的重要因素,但不是決定因素,決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這句話也能應用到生活。】
【做一個事情的時候,選對人比去準備一些客觀的因素可能更重要。】
【簡單來說是什麼呢?】
【在生活中,錢就是你的武器。】
【有很多人會說,有錢當然能做成了。沒成功就多準備點錢。】
【但事實並非如此,富二代創業10個裡麵死9.9個,普通人創業10個裡麵死9個半。】
【為什麼正常人創業,還比富二代創業成功率高一些呢?】
【因為錢是武器,但武器不是決定性因素,決定性因素是人。】
【資金重要,但決定性因素一定不是資金,是人。】
【我們沒有辦法,要創造辦法。】
【沒有條件,就要創造條件。】
【隻有人,才是核心要素。】
......
劉徹對這句話的體會尤為深刻。
正如他的小將軍霍去病在未來幾次戰役一樣。
千軍易得,一將難求。
良將運籌帷幄,決勝千裡,遠勝於利器。
精良的武器,隻是錦上添花。
武器即使再鋒利,若無良將精兵,終難取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