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士兵的士氣也同樣重要。
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誌。
士氣高昂,雖弱亦強。
士氣低落,雖強亦弱。
正如同大明朝的北京保衛戰。
人人都有向死而生的勇氣,何愁此戰不勝!
......
李世民亦有所感悟。
治國如用兵,重在用人。
賢才在位,國泰民安。
庸才當道,國將不國。
所以,任人唯賢,是千古不變的道理。
......
【第四句,戰爭目的中,消滅敵人是主要的,保存自己是第二位的,因為隻有大量地消滅敵人,才能有效的保存自己。】
【如果說你不完全的消滅敵人,你永遠無法達到保護自己的目的。】
【我們把它放到抗倭戰爭中,對吧?】
【如果你不讓倭國無條件的投降,倭國永遠會蠶食你,你永遠達不到保存自己的目的。】
【我們再把它放到生活之中,對吧?】
【以創業為例,創業的首要目標就是生存下來。】
【要克服各種困難,確保企業能夠存活,實現盈利。】
【所以賺錢是一家公司最底線的道德。】
【不要欠錢。】
【不要欠農民工的錢,不要欠甲方錢,要欠乙方錢,要活下來。】
【創業的第二目的應該是什麼呢?】
【保存自己,實現價值。】
【先賺到錢,再不忘初心的去創造價值,就可以可持續的創造價值。】
......
第四句話,簡直是深得劉徹的心。
這句話不就是他一定要排除萬難,發動戰爭的真相?!
不把匈奴徹底擊潰,使其“漠南無王庭”,怎麼會有大漢幾百年的安穩?
沒有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又怎麼會重創那幫蠻夷?
劉徹突然間生出了幾分慰藉。
他就是有點遺憾,霍去病死得早,沒把周邊國家都滅了。
沒讓這世上,隻有一個華夏!
......
【這五句,隻有堅定地廣泛地發動全體的民眾,方能在戰爭的一切需求上給予無窮無儘的供給。】
【這句話你覺得能用在生活中嗎?】
【以胖東來和小米為例,簡單來說就是需要大量的群眾基礎。】
【經濟學中供需關係有個詞,叫做供需平衡。】
【商家利潤幾乎為零,這種情況下,是可以養得起公司的所有員工。】
【但是利潤為零,所以商家得把消費者利益的最大化。】
【作為一個公司的話,就得把市場最大化。】
【所以小米賣汽車的時候,價格壓縮到最低。】
【當大多數人都預期小米汽車售價會在三四十萬時,小米卻以二十萬的價格震撼上市。】
【售價二十萬,消費者會占便宜了對不對?】
【消費者占便宜了,人家的市場規模也出來了。】
【大家相信了小米可以造車的能力,小米得到了民心,得到了群眾的力量,就會有源源不斷的供給。】
【這個供給是什麼呢?是產品的需求。】
【這種需求正是企業打勝仗的關鍵。】
【還有胖東來,通過嚴格控製利潤,將實惠真正帶給消費者,從而贏得了廣大顧客的信任和支持。】
【它的品牌因此得以樹立,雖然這種方式對很多人來說難以理解,更難以複製,但這正是胖東來的獨特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