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何為忠奸_盛唐挽歌_在線言情 
在線言情 > 綜合其他 > 盛唐挽歌 > 第595章 何為忠奸

第595章 何為忠奸(1 / 2)

“現今長安如何?”

帥帳內,方重勇在請張光晟喝酒。他這個節度使,已經很久都沒有去過長安了。

隻是陸陸續續聽到了長安城內發生的一些事。

從基哥出走河東,到李琩在長安權貴的簇擁下登基稱帝。

從基哥返回長安大殺四方,到方有德力挽狂瀾,再次扶持李琩上位。

從基哥被李琩掐死,到控鶴軍兵變。

這一輪又一輪如走馬燈似的變亂,看得人目不暇接。

其中是非對錯,外人難以儘述。

“唉,那就不是個事!”

張光晟長歎一聲繼續說道:

“李隆基也好,李琩也罷,其實他們早就不能一言九鼎了。宗室親王,蠢蠢欲動,瘋狂兼並長安郊外的田畝和皇莊。禁軍也一直沒有組建起來,空有兩萬兵員,卻無對應戰力。

朝廷一直缺錢,還橫征暴斂,百姓民不聊生。

現在的關中,就隻剩下一個空架子,控鶴軍還是方大帥帶過去的,唉!”

他一個勁的搖頭歎息,大唐的崩壞,那可不是一天兩天形成的。

李二鳳的貞觀年間,軍府有一半在關中,若是再把河東和都畿道的軍府也算上,已經可以在大唐形成碾壓性的大多數,壓根就不缺兵馬。

但隨著府兵製的解體,關中兵員的西進(奔赴河西與西域),關中可戰之兵銳減。

潛藏數十年的大隱患,該爆發的時候還是會爆發。

“李寶臣這一波,應該會順利進入關中,入主長安,誰也攔不住他了。”

方重勇無奈歎息說道。

“他也配麼?”

張光晟一愣,脫口而出詢問道,隨即似乎又想到了什麼,進而默然無語。

李寶臣配不配,那是次要的,關鍵是這次控鶴軍來了一出“自爆”,要把寶臣大帥送進長安,這能怪誰呢?

“古語有雲:求其上者得其中;求其中者得其下;求其下者無所得。

李寶臣有入關中的命,本帥是攔不住他的。某本欲此戰生擒李寶臣,如今卻隻能看著他入關中,人算不如天算而已。”

方重勇搖頭苦笑道,沒想到上次給李寶臣開了個玩笑,來了一出“寶臣為天子”的戲碼,沒想到如今竟然一語成讖!

這種破事他要跟誰說理去,張忠誌改名為李寶臣之後,也確實飛黃騰達好運連連起來,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看到張光晟似乎欲言又止,方重勇笑道:

“本帥欲建一親軍,隻聽我一人號令。專門護衛府邸宅院及親信,暫定兵員為五個營,一千五百人,配渤海國來的良馬。名字嘛,就暫定為龍捷軍好了。暫設一軍使,由你擔任。

待這次返回汴州後,你就可以在本帥所統轄的州縣招募兵員了。一旦錄用,其家眷亦是要搬遷到汴州,統一劃定一塊地方居住。募兵所需,讓劉晏給你補齊。”

方重勇拍了拍張光晟的肩膀說道,給他開出了一張空頭支票。

銀槍效節軍中大將即將外放,哪怕是何昌期,將來也是獨領一軍了。方重勇感覺,也確實需要一支專門戍衛在自己身邊,無論什麼時候,都會跟著自己一起走,而且跟自己手下沒有太多瓜葛的隊伍。

防患於未然。

張光晟與銀槍效節軍關係不大,但是他又是自己的老部下,曾經共事多年,又沒什麼根基,正好可以擔任這個重要的職務。

控鶴軍的事情,再次讓方重勇警覺。

軍不驕橫,則軟綿無力,無以禦敵;

軍若驕橫,則勢大難製,的盧妨主。

其中尺度,一定要把握好。

“大哥!”

張光晟激動的直接站起身,又緩緩的坐了下來。

嗯,目前而言,隻是一紙任命而已。

想到這裡,張光晟又冷靜了下來。這支所謂的“龍捷軍”如何,全看他自己怎麼選人,怎麼建軍,怎麼練兵了。

天上是不會掉下來餡餅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雙手去努力實現。

張光晟微微點頭,對方重勇抱拳行禮。

現在麾下的人才多了,方重勇也喜歡玩平衡,讓不同派係的人組建新軍,而不是將他們都往銀槍效節軍裡麵塞。

這樣一來,新人感激涕零,老兄弟也沒意見。

如此的人才配置,可以保證他們辦事的時候既不會互相乾擾,也不會有過大的權重,讓這些人反過來鉗製自己。

“如今天下喪亂至此,大哥莫非真要扶持永王李璘上位麼?

某觀永王其人……不像是明主啊。”

張光晟不知道方重勇內心的真實想法,小心翼翼的試探道。

其實這個話,已經不止是一個人在問方重勇了。

畢竟李璘這廝,從前在一眾皇子裡麵,就不算是個能力出眾的,德行也很一般,甚至還有在基哥壽辰時和舞女亂搞的惡劣先例。

這個人,以及這個人麾下的人才團隊,真的撐得起再造一個盛唐的宏願麼?

答案恐怕不會那麼樂觀。

“是啊,誰知道呢。”

方重勇隨口敷衍了一句,卻是想到了很遠。

從魏晉玄學,到隋唐儒學,當今統治階層的上層建築裡麵,有一個很大的bug沒有堵上。

漢代以來的“天人感應”學說,早就已經實質性破產,沒有任何實踐意義。

隨後儒學從治國安邦的“官學”,退化成了修身齊家的“家學”。

而思想上層建築,則被魏晉玄學的“貴無”和“貴有”思想所擠占。

這裡的貴,是說的是看重。

所謂“無”,不是說什麼也沒有,而是一切的由來,都是從“無”開始的。換到具體語境裡講,就是壓根沒有什麼天授君權的說法,萬事萬物的道理,都是從“無”發展成現在這樣的。

這裡明顯是引用了道家思想,但不是說的無為而治。簡單說,就是給從前決定萬事萬物的“天”祛魅,去神格化,強調了人的努力和“道”的起源。

而所謂“有”,即“自然存在”。貴有的思想,其核心就是“存在即合理”,也就是“常識合理”的思想。

這個思維看起來不起眼,卻影響中華一千多年,它是大一統達成廣泛共識的思想基礎。

一個東西存在了,那就即有合理性。如果它不符合所謂的“正統”,那一定是“正統”出了問題,而不是擺在眼前的事實出了問題。

“貴無”和“貴有”的思想,並未因為朝代的更迭而消失,反而因為佛教與道教的發展,其核心觀點逐漸被儒家改良提煉吸收。

到了隋唐,又因為隋文帝和太宗皇帝不光彩的上位史,作為官學的儒學,最終便形成了“天子行仁政”的統一思想。

隻不過這個意識形態武器,本身是帶有缺陷的。

它並沒有解釋,那麼多行仁政的人,要如何做才能成為天子。

換言之,既然隻要是行仁政的人,就可以當天子。那麼李二鳳可以,武媚娘可以,基哥自然也可以。



最新小说: 長生塔 臟了的老公我不要,頂流奶狗不香嗎? 惡女穿成小白花,男神公寓當管家 受辱三年重生,渣夫求我高抬貴手 農家崽崽撿到未來手機,吃香喝辣 饑饉:人類相食史 看到彈幕後,惡毒女配她不乾了 玄幻模擬器 大明柱國:從清廉知縣開始 這個明星疑是精神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