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容沒有見過天子,詔書也不是直接發給臧洪的,而是給袁紹的。
但臧洪聽完陳容的敘述後,還是接受了陳容的勸解。
從袁紹派將領圍城算起,到現在大半年了。雖說袁紹還未能破城,但援兵也一個沒有。
東武陽已經成了孤城,堅持得再久,也難逃一死。
他不怕死,但他不願意讓數千將士因他而死,更不願意讓東武陽的數萬百姓因他而死。
放棄抵抗,奔赴美稷,為天子效力,以圖將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天子如何?”臧洪問道。
陳容雖然沒見過天子,也沒從陳宮嘴裡聽到幾句有關天子的好話,但此時此刻,為了勸臧洪,他還是將聽到的一些消息整合起來,以激發臧洪的求生欲望。
臧洪的願意是複仇,天子的實力越強,將來複仇的機會越多,他求生的欲望越強。
陳容添油加醋的說了一番,幾乎將天子說成了無所不能的神,聽得臧洪將信將疑。
“士俊,你說的這些真是天子所為嗎?生而知之的聖人也不至於如此吧。”
“我也是聽來的。”陳容神情尷尬。“不過天子擅長用兵是確鑿無疑的。前有華陰之戰,後有河南之戰,足以說明天子天賦異稟,過於常人。”
臧洪沒有再說什麼。
他被困東武陽大半年,連華陰之戰都是第一次聽說。但天子既然能從李傕、郭汜手中脫身,在安邑立都,又率部北征平叛,想來是真有點本事的。
至少不是桓靈那樣的昏憒之輩。
——
臧洪願意放棄東武陽,算是完成了第一步,卻不是真正的成功。
袁紹要的是臧洪向他投降,而不僅僅是放棄東武陽。
如果知道臧洪願意放棄東武陽的原因是寄希望於天子,隻怕袁紹寧願冒著天下人的罵名,也要殺了臧洪,不讓天子如願。
陳容苦口婆心,勸臧洪忍一時之辱,以圖將來。
臧洪堅決不答應。
我可以放棄東武陽,卻決不向袁紹投降,更不可能稱臣。如果袁紹要殺我,我俯首就戮,大不了來世再報仇。
陳容無奈,隻得出城回複。
他不敢提詔書的事,隻說臧洪願意棄城,隻是不肯向袁紹投降。
袁紹氣得臉色發青,但反複權衡之後,他還是答應了。
他實在拖不起。
協議達成,陳容再次回城,與臧洪商量。
臧洪向部下解釋了原因,表示自己是奉詔罷兵,不是向袁紹投降。這個仇,將來還要報,隻是暫時擱置而已。
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更何況有天子詔書。
將士們接受了臧洪的理由,禮送臧洪出城。
臧洪帶著家人,與陳容一起出城,在袁軍的圍觀下揮淚而去。
袁紹心情很不好,卻無可奈何。
他派兵進駐東武陽,很快就從降卒中聽到了一個消息,臧洪之所以願意罷兵,是因為有天子詔書。
袁紹大吃一驚,派人叫來沮授。
沮授很快就來了,而且不是一個人。
一直沒有露麵的陳宮亮明了使者身份,拿出了象征朝廷的節。
看到陳宮,看到陳宮手裡的節,袁紹氣得暴跳如雷。他指著沮授,厲聲咆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