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文倩很自覺,一般不會主動找他,尤其是為了宮外的事。
“是的,我收到父親的家書了。伯父到河東,除了省親之外,便是為袁譚傳聲。”
“袁譚怎麼了?”劉協放下了手中的書,轉向荀文倩,接過劉泰。
劉泰已經會走路,精力充沛得嚇人,沒個消停的時候。一從荀文倩掙脫,就往劉協身上爬,樂得口水直流。
荀文倩連忙遞了手絹過來。
劉協接過手絹,為劉泰擦了擦嘴。劉泰抱著劉協的脖子,奶聲奶氣的說道:“飛,飛。”
“彆鬨!”荀文倩虎了臉,揚起手掌。“父皇累了,沒時間和你玩。”
劉協抱起劉泰,轉了一個圈,避開了荀文倩,然後將劉泰拋起,又穩穩的接住。
劉泰笑逐顏開,樂此不疲。
“你說你的,不礙事。”劉協說道。
荀文倩也隻是做做樣子,見劉協疼愛兒子,其樂融融,她心裡歡喜,趁著機會將荀諶的來意說了一遍。
她帶兒子來,就是知道劉協喜歡劉泰,在這種氣氛下說話更方便。
劉協一邊逗劉泰玩,一邊聽荀文倩說話。
他已經收到荀攸、袁術的上疏,知道袁紹巡邊的事,卻不知道袁紹被袁譚軟禁。也不知道是袁譚保密工作做得好,還是荀攸知情不報。
至於袁術,劉協從來沒把他真當人。
就算袁術報來了,他也不敢輕信。誰知道袁術會不會誇大其辭,虛報戰功。
那人不靠譜。
相比之下,還是荀攸可信些。畢竟以荀氏眼下的情況,再和袁紹綁在一起絕非明智之舉,荀諶這個時候來長安才是最合理的選擇。
看來汝潁係要集體跳槽了。
但他並不歡迎。
與荀諶、郭圖那樣的中老人相比,他更願意接納徐庶、石韜這樣的年輕人。
年輕人更熱血,也更願意付諸行動,還有理想主義,沒有那麼多利益牽掛。
荀諶這樣的人,嘴上說的是道義,心裡想的卻是利益。在碰得頭破血流之前,想讓他們把思想扭過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所以真正能改變一個時代的,通常都是年輕人。
荀彧估計也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極力鼓動荀諶到長安來看看。
“來了就好。”劉協說道:“你有空去見見吧,多年不見,或許又滄桑了不少。另外寫信給荀尹,讓他安排好手上的事,儘可能來長安參加論講。”
“唯。”荀文倩躬身領命。
“還有,安置歸化的鮮卑人、匈奴人的事是今年的大事,讓他多做一些準備,屆時朝會上可能會有爭論。”
“唯!”荀文倩精神起來。
蠻夷歸化是大事,安置在並州的鮮卑人、匈奴人是第一批,天子卻將這件事交給了荀彧,自然是對荀彧的信任。
實際上,這是讓荀彧代理並州事務,如果能處理得當,荀彧離升職就不遠了。
在這個恩賜麵前,荀諶參觀講武堂的事不值一提,以後再說吧。
諸葛亮走了進來。“陛下,禰衡求見。”
劉協接住劉泰,送到荀文倩懷中,又低聲說道:“你先回去,晚上再說。”
荀文倩會意,臉頰上泛起微紅,欠身施禮,抱著劉泰退了出去。
劉協整理了一下衣服。
“傳!”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