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談得順利,就召見參與大閱的諸將。”諸葛亮看了一眼手中的文書。“北軍中候士孫瑞已經過了河,正在往這邊趕,大概會在晚餐前後到。陛下要見他嗎?”
劉協點點頭,又問道:“上黨的兵到哪兒了?”
“今天的消息還沒到,根據昨天收到的消息,已經到了河內。”
“還有哪些人要到了?”
“燕然都護府的騎兵,統兵的是狼騎長史曹純。還有雁門太守臧洪。”諸葛亮頓了頓,又道:“臧洪趕得很急,和其他諸部騎兵有一天左右的路程差距,幾乎日行二百裡。”
劉協眨眨眼睛,笑了一聲。“他是怕袁紹死了嗎?”
諸葛亮也笑了。“有這可能。”
“這個消息要保密。”
“唯。”
馬雲祿瞅了劉協一眼,抿唇笑道:“陛下,你也怕袁紹死嗎?”
劉協笑而不語。
他不殺袁紹,不是不敢殺、不能殺,而是不想太便宜了袁紹。
以袁紹的智商,不可能到了這一步還覺得自己可以全身而退,甚至有死灰複燃的可能。
既然袁紹被袁譚軟禁的時候沒有自我了斷,被袁術俘虜的時候也沒有自我了解,說明他有所恐懼。
這個恐懼甚至超過了死。
漢人不信上帝,但是敬祖宗。他們視死如生,相信死後可以靈魂長存,享受子孫後代的貢獻,自然也會與列祖列宗見麵,對他們一生的功過得失做出評價。
袁紹該如何麵對對他寄予厚望,卻被他坑死的袁隗,以及被董卓誅殺的袁氏老少五十餘口?如何麵對那些曾與他同生共死,最後卻先後被他殺掉的黨人同道?
苟活固然屈辱,死卻更加艱難。
這大概就是袁紹目前無解的困境。
“劉表見過袁紹了嗎?”
“到洛陽的第二天就見了。不過並不和諧,聽說劉表被袁紹罵得啞口無言。具體說了些什麼,不得而知。”
“劉表這麼廢嗎?”劉協很驚訝。
痛打落水狗都不會,還被落水狗濺一身口水?
“劉表是謙謙君子,從小受禮法教訓。君子絕交,不出惡言。讓他與袁紹惡語相向,的確有些為難他。”
劉協瞅了諸葛亮一眼。“你對他印象不錯嘛。”
“臣秉心而論。”諸葛亮淡淡地說道:“謬誤之處,還請陛下指正。”
劉協擺了擺手,示意諸葛亮可以出去了。他在床邊坐下,雙手撫膝,吐了一口粗氣。
馬雲祿轉到他身後,將手放在他肩上。“陛下想殺人麼?”
劉協咬著嘴唇,沒吭聲。
“若是陛下想殺人,卻不方便,臣妾可以代勞。”馬雲祿輕聲說道:“就算有所非議,臣妾也一力承擔,必不使陛下英名受損。”
劉協想了想,搖搖頭,抬手握住馬雲祿的手。
“籲——”劉協重新站了起來,平複了心情。“孔明說得對,劉表隻是一個無用的書生。真要殺他,辦法多的是,為此毀了你的名聲,更不值得。”
馬雲祿莞爾一笑。
劉協哼了一聲,又道:“士孫瑞將到,我去迎迎他。”
7017k